长平之战是秦国统一华夏最关键的战役,也同样是“人屠”白起最“辉煌”一战。
无论秦赵两国投入兵力还是双方伤亡人数,此战均算得上冷兵器时代最惨烈的一战。秦国投入兵力60万,赵国投入兵力45万。此战赵国16岁以上的青壮年几乎被屠戮殆尽,而秦国同样付出了20万生命。
长平之战
而此战最为我们所知晓的便是战神白起坑杀20万(也有称40万)赵国降卒,纸上谈兵之赵括。因年代太过久远,许多历史便也就无从考证,只能从些许的记载中探究一二。纸上谈兵之赵括
人言,长平之战赵国之所以失败,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赵孝成王启用了毫无经验的赵括。单从“纸上谈兵”来说,这一词语若是出现也该在至少五百年之后,也就是说对于赵括的这个评价是五百年后的人们给予的。
赵括其实也算不得毫无经验,赵括跟随其父亲赵奢也有过战场的经验,当然大兵团的战役自然是没有的。这从白起对于赵括的评价便能看出:“此子若不死,必成秦国大患”。
赵括的失败便在于他在25岁的年岁遇见了65岁的王者白起。长平之战赵括临时为帅,双方已经僵持了许久,秦赵双方国力的消耗都是巨大的,赵国九室十空。对于战役若不选择投降便只能求变,这也便是赵孝成王用赵括换下廉颇的原因。“人屠”白起
白起,算得上战神自然也算得上“人屠”,根据梁启超先生的统计战国时期因战争死亡的人数200多万人,而白起所率军队斩杀人数便占去一半。
长平之战之后,白起缘何坑杀20万(一说40万)降卒?无外乎双方僵持数年,后勤补给已经捉襟见肘,即便秦国有巴蜀之地的粮食供应也难以为继。这样庞大的人数对于秦国本就是一种负担,食之无味,放之则后患无穷。
秦有统一华夏的雄心,便不会为自己留下拦路石。而当时能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拦路石也就只有赵国一家罢了。坑杀如此数量的降卒并非一军主帅能决定的,这不过是白起一人背了锅而已。老徐闲说
历史本就是供后人打扮的姑娘,成者王侯败者寇。对于战争的双方其实也算不上对错,只能用时也命也来评说。
历史不该沦为彻底的玩物,即便是娱乐游戏也该有基本的底线,若一味地玩弄也便少了它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