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汽是汽车行业“长子”,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就诞生自一汽,后期因为国防需要,又建立了二汽(东风汽车集团),并特意将厂址选在地理位置偏僻的十堰,每提到二汽就会想到一位老师的感慨,他说当年二汽在选址时曾计划落户湖南,但当时要解决大几千人吃饭的问题可不容易,因此湖南完美错过了一波上车机会。
如今,湖南想要发展汽车产业已经难上加难,本土企业长丰早已被兼并重组,激烈的竞争下猎豹汽车逐渐淡出市场。
按理说一汽和东风在乘用车市场应该所向披靡,但事实上两家企业旗下的自主版块业务发展并不理想。而本不被寄予多大希望的地方国有企业反而异军突起,比如广汽和奇瑞,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做得风生水起,自主品牌广汽传祺也是两头发力,而总部位于芜湖的奇瑞,虽是地方企业中的草根,但如今已成为自主品牌中流砥柱之一。
今天我们聊的不是地方车企发展历程,而是北汽集团掌门人徐和谊卸北汽集团董事长。2002年,徐和谊被调任北汽控股,担任副董事长等职务,彼时北汽还是一家被边缘化的地方国有企业,乘用车中丝毫没有竞争力,主打产品是大家熟悉的212。而212有个外号叫“工业垃圾”,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
需要说明一下,北汽集团旗下的北京汽车虽然也造BJ40,但与北京制造(生产212的企业)已没有任何关系。2019年,北汽集团年产销量达到226万台,营收突破5000亿。北汽从一家地方国有企业,成功跻身中国五大汽车集团之列,这18年间徐和谊做了什么?
拥抱合资
面对一家底子薄市场基础小的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合资。在徐和谊的主导下,北京现代项目顺利落地,伊兰特、索纳塔、途胜以及iX35等一系新车导入,盘活了北汽合资业务板块,当然也为北汽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北京现代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北汽集团又与戴姆勒开展合作,北京奔驰正式落地。2018年乘用车市场开始出现下滑,车市不景气的环境下,豪华品牌采用降价换量策略,18年平均降价幅度接近10%。即便大幅降价,北京奔驰单车利润仍然高达3.68万,远高于华晨宝马。
在北京现代表现乏力的情况下,北京奔驰成为北汽集团奶牛,这与华晨的处境非常相似,极度依赖合资版块输血,假设合资方改变持股比例,北汽集团就会变得困难重重。
圆了萨博技术梦
2008年金融危机,让汽车行业巨头通用陷入困境,当时通用和福特都在卖卖卖,通用原计划卖掉悍马、萨博和欧宝,而福特则准备卖掉捷豹路虎和沃尔沃。然而通用的瘦身计划却一波三折,国内一些车企认为萨博、欧宝和悍马属于优质资产,并购后可以大大提高自身实力,然而在竞购中却少有海外跨国车企身影,换而言之,悍马、萨博和欧宝实际上是烫手山芋。
此时的北汽早已饥渴难耐,一开始北汽有意向收购欧宝,可欧宝资产庞大难以吞并,于是又把目光转向沃尔沃,但竞购中败于吉利,最后的选择只剩下萨博,但国资背景使得北汽在海外并购并不顺利。为什么北汽这么急着并购?当时北汽销量与自己定下的目标相差甚远(年产销200万辆),如果能引入新品牌,市场处境可能会大幅改善,其次北汽本身底子薄技术弱,就连与同行竞争也难以招架(212闪现在脑海中)。
买买买成为北汽逆袭最佳捷径,但打包收购萨博的计划也以失败告终,于是北汽退而求其次选择收购萨博知识产权技术,这笔交易一共花费2亿美元,据说当时北汽团队前往瑞典萨博工厂拷贝技术资料塞满了两个1000G的硬盘,技术资料转让过程中徐和谊还在电话中急切询问中方人员拿到资料没,可见徐和谊对这次知识产权技术收购的重视。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基于萨博93技术打造的绅宝D80销量惨淡,国内消费者对萨博技术并不买单,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人清楚意识到,不是消费者不懂车,而是当年萨博技术现在看来早已过时了,这个问题在国能NEV 93更加明显,萨博的先进仅限于那个年代。
2亿美元对新车开发来说算不上巨款,不过与同期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相比,北汽这次收购谈不上成功。萨博的车身安全技术和动力技术颇有名气,但收购萨博技术似乎并没有为北汽自主品牌带来显著改变,以绅宝D50为例,中保研测试几乎没有一项成绩拿得出手。
借助萨博技术打造绅宝品牌的计划已经失败,绅宝市场表现与外界预期相差甚远,于是北汽又将新能源与燃油车重新合并,统一使用BEIJING品牌,折腾了一回还是回到原点。
押注新能源
眼看着收购萨博技术也不能改变北汽燃油车底子薄的现状,徐和谊提出了一个计划,2025年北汽全面停售燃油车。可以这么理解,北汽2025年燃油车水平也赶不上行业先进水平。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对石油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多高,而国内石油进口比例已经高达60%,于是发展新能源车早已跳过环保层面,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作为北汽掌门人,徐和谊意识到北汽正站在十字路口,有句叫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没用,于是他决定调转北汽的车头驶向新能源。
▲JATO AUTO
原本奄奄一息的北汽自主版块迎来转机,全面向新能源转型使北汽成为能与比亚迪一教高下的行业龙头企业。2017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超过10万台,仅次于特斯拉排名世界第二,而北汽新能源EC系列车型销量更是超过特斯拉Model S,成为世界最畅销的纯电动车。
这里产生一个疑问,一个造车业务不精的企业,转型做电动车为后,为何这么快就反超了特斯拉?借用雷军的话,站在峰尖浪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北汽借助政策红利疯狂推油改电,但这些车续航、动力和能耗等性能指标都很一般。举个例子,北汽EC200的设计脑路就很清奇,打开节能模式,最高速度只有60KM/H,即便换到其它模式最高速度也只有100KM/H,而且续航不过206公里。可能有人不知道,电动车最高时速很短,行业标准也就半小时,所以它跟市区代步的微型电动车没什么两样,但它卖多少钱呢?17年指导价15.88万。
由于上市早价格也相对低,因此北汽新能源迅速占领了营运车市场。可好景不长,国内车企相继发力新能源,北汽新能源优势逐渐丧失,比亚迪2018年超越北汽成为国内新能源一哥,上汽集团也步步紧逼。特斯拉Model 3国产后,北汽新能源EC系列销量神话也不复存在。
2019年,新能源补贴退坡力度远超预期,这给北汽新能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去年北汽新能源净利润只有0.92亿,而同期政府补助高达10.4亿,扣除补贴北汽新能源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
写在最后
不论是地方国有企业还是央企,只要先选择了合资,在所难免会把自己与合资企业高度绑定在一起。但合资并不是护身符,一旦政策解禁,就会有越来越多跨国车企尝试向独资模式转变,卖车终究是一门生意,谁愿意靠一己之力开拓市场研发产品挣到的钱,最后被合资方分走一半?徐和谊执掌北汽的18年间,北汽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但抛开合资版块,北汽自身的改变并不大,这点逊色于身份相同的广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