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朝皇帝寿命普遍偏短,是遗传病还是另有原因?崇祯皇帝揭开谜底

2020-08-31新闻13

明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民族建立的封建帝国,虽然距离现在仅仅40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仍然有很多谜团至今未能解开。其中一个很具现象化、但是又为很多人所忽视的一个谜题,就是明朝皇帝的寿命问题。

明朝皇帝画像

明朝的皇帝一共十六位,但是寿命超过40岁的仅有五人,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世宗朱厚熜、明神宗朱翊钧。而这五人中,朱高炽没有活过50岁,朱翊钧没有活到60岁,朱厚熜也仅仅是将将60就撒手人寰。剩下的十一人,都是在三十多岁就离开人世。按者说,皇帝享受着天下最优厚的物质条件,享受着天下最完善的医疗服务,不应该如此早死。可是大明的皇帝偏偏就是如此不禁活,这实在是让人疑惑。一个两个也就罢了,可是短命皇帝如此之多,只能让人觉得其中有某些内在联系。因为一种现象一旦形成规模,里边必然有内在的原因。

不太好站住脚的遗传病说

有人说,老朱家基因不好,有遗传病,这一点其实不太好站住脚。首先说明朝的这些皇帝们,死亡的症状并不一样。其中朱瞻基、朱佑樘、朱由校三人都是暴毙,朱祁镇是死于肾病,朱见深是相思病,朱厚照是落水之后感染肺炎,朱载坖是体虚,朱常洛是乱服丹药,朱由检是上吊,谁和谁都不一样,怎么能说是遗传病呢?

富丽堂皇的皇宫内,究竟隐藏着多少黑幕

那到底明朝的皇帝是因为什么大多早死的呢?我觉得,解开这个谜题,要从第一位短命皇帝朱瞻基开始。解构明宣宗之死

朱瞻基是明朝公认的好皇帝,勤政爱民、财政改革、平定内乱等等,可谓是功绩彪炳。同时他还不好色,后宫虽然有14位妃嫔,但朱瞻基却并不胡搞,以至于儿子只有两个。不过如此完美的他,却干了一件最让人诟病的事情,就是允许太监图书识字,并且给了他们“批红的权利”!这一个决定,可以说直接造成了明朝宦官乱政的局面。

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的这一决定虽然看似破坏规矩,但是也是有逻辑可循的。明朝从太祖时期设立内阁,开始时,阁臣都是些级别很低的年轻官员。可是经过永乐、洪熙两代的发展,此时的内阁成员的地位已经比当年高了不少,宣宗为了平衡他们的权利,只能扶植宦官势力。毕竟二元政治是不稳定的,三元政治互相制衡,才是封建社会保护皇权的法宝。可巧合的是,在他给宦官权力之后不久,他就因为一次小病的恶化暴毙了。而他死后,获得政治利益最大的人,看似是太皇太后张氏,但是实际上,获利最大的却是文官集团,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及胡濙这些人的得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宣宗宦官政治改革被迫停止。

那是否就说明,是文官集团谋害了宣宗呢?这个我没有结论,纯属猜测。也很有可能明宣宗之死仅仅是医疗事故。只是我要提醒大家两点:医生也能杀人,而且更容易;皇帝的太医广义上说也是属于文官集团。解构明孝宗之死

宣宗死后,经过英宗、宪宗的两个没啥作为的皇帝之后,明孝宗登场。明孝宗是一个接近完美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大量任用贤臣,形成了“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局面。但是他也同样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必须要扶植一股政治势力,在自己和大臣之间形成制衡和缓冲,形成三元政治体系。而孝宗的选择,是扶持外戚。他在两个妻弟经常违法乱纪的情况下,仍然不忍处罚。他对这二人的优待,也可以看成一种培养,希望他们能够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

明孝宗一直优待自己的妻弟

然而孝宗的一系列做法,又深深的伤害了宦官集团的利益。孝宗执政期间,对此时已经形成苗头的宦官势力进行了打压,虽然让东厂等特务机构不敢再肆意妄为,但是是否能够让他们熄灭野心,可就不好说了。于是不久,孝宗也得了病,也出现了医疗事故,吃错了药,暴毙!死在温柔乡里的皇帝们

孝宗死后,明朝的宦官政治时期正式开始,接着上台的皇帝一个比一个胡闹,好色程度也变得凶猛了起来。正德皇帝一生无子,以常理推断应该是属于那种肾虚、对男女之事不感兴趣的人才对。可是他在历史的记载中,却是一个沉湎酒色的人,甚至皇宫内的嫔妃、宫女不够用,他还在豹房内征集了大量的美女供他享用。甚至在他落水之后、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的时候,他仍然在招幸女子。他的死也与这个有很大关系。

正德之后的嘉靖皇帝由于曾经被宫女行刺,对这些异性之人产生了恐惧,住到了南宫,隔绝了女色。结果他在大量服食有毒丹药的情况下,仍然活到了60岁。

嘉靖皇帝告诉我们,和毒药比起来,女色更可怕

可之后的一堆皇帝,真的是一个比一个好色。隆庆皇帝朱载坖是著名的“色迷”皇帝,贪恋酒色导致身体被掏空,36岁就死了;万历皇帝怠政伊始,也有很多大臣劝他远离酒色,可见他这方面也曾经出现过问题。所幸是他后来找到了真爱郑贵妃,让他这一毛病得以缓解,最后活到了57;可是他的儿子光宗朱常洛,却恢复了色中饿鬼的本色,在已经腹泻、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仍然勤于房事,最后才导致红丸案发,自己一命呜呼;木匠皇帝朱由校,据传死之前也出现过尿血的症状。如果传闻属实,那他的死因也很有可能是肾病,和女色当然也脱不了干系!

大明十六帝,居然有六个是“不爱生命爱美人”的色中饿鬼,这是不是有些太不寻常了?谜底终于在明思宗朱由检登基之后有了答案。思宗破案

在朱由检继位之后,魏忠贤曾经给他送去了4个美女。明思宗此时对魏忠贤要小心应付,于是收下了美女,但是却让人对她们进行了很仔细的搜身,最终在美女的裙带顶端,发现了一颗小药丸。这种药丸被称作迷魂香,是一种挥发性的春药,任何男人在它的作用下,都会心津摇动,不可自持,最终成为女色的俘虏。朱由检将其全部毁去,并且大呼:“皇考、皇兄皆为此误矣!”

思宗皇帝虽然破案,但是为时已晚

自此,明朝色鬼皇帝多的谜团算是解开了。明朝的宦官们为了引诱皇帝腐化堕落,用了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当作武器,并且使用药物作为皇帝欲望的催化剂。这让人想起了唐朝大太监仇士良退休之后说的那段话:“天子不可令闲暇,暇必观书,见儒臣,则又纳谏,智深虑远,减玩好,省游幸,吾属恩且薄而权轻矣。为诸君计,莫若殖财货,盛鹰马,日以球猎声色蛊其心,极侈靡,使悦不知息,则必斥经术,阇外事,万机在我,恩泽权力欲焉往哉?”从明朝宦官们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对前辈的教导还真是认真奉行的。结案报告

我觉得到了这里,明朝皇帝短命调查案可以结案了,虽然这份结案报告充满了暗黑风。纵观整个明朝,虽然中央集权程度很高,但是皇帝、大臣的二元政治体系终究是不稳定的,因为皇帝和大臣之间没有缓冲,很容易形成直接的对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明宣宗到明孝宗,一直在试图找到一个新的政治单元参与朝廷的管理,结果损害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最后被人乘虚而入,以“医疗事故”的方式进行了清除。二人死后,宦官集团彻底占据了对大臣集团的优势地位,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他们不断地引诱皇帝堕落,让他们掉进女色的深渊,最后全都英年早逝。堂堂的大明天子们,居然一个一个死得如此尴尬,真是历史的悲剧!

#明朝#皇帝#遗传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