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缘何?这名班长再也不怕战士背后议论

2020-08-31新闻7

“牢骚话”里察兵情

■李田梦丹 解放军报记者 陈 利 特约通讯员 薛维高

“不怕战士当面提意见,就怕他们背后乱议论。”这是第71集团军某旅修理连上士胡云鹏走上班长岗位以来一直遵循的带兵理念。在他看来,背后的议论就是发牢骚,极易传播负能量,使战士产生思想波动,不利于团结稳定。

然而,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打破了他对这一理念的看法。“野外驻训本来就很累,班长还要在周末带着我们挨个单位巡修装备,真没必要”“是啊,休息时间都没了,哪有精力搞训练”……一次训练间隙,胡云鹏无意中听到班里几个战士的“窃窃私语”,瞬间来了脾气:“现在装备动用这么频繁,保障任务量大、责任重,如果什么事情都推三阻四、拈轻怕重,工作还怎么开展?”

随后,胡云鹏在周末的班务会上对这几名战士提出了严肃批评。在他的高压管制下,班里战士背后议论的话语少了许多,但大家和班长之间的沟通也减少了,全班氛围很压抑,工作开展起来也很别扭。

发现这一现象后,胡云鹏找到指导员汇报了此事。“战士发牢骚不仅是宣泄情绪,也是反映内心呼声和对单位建设发展的期待。我们既要有‘听得进’牢骚话的带兵胸怀,更要有‘善于听’牢骚话的管理思维,从而更准确地掌握人员思想、改进工作方法。”

指导员的话让胡云鹏豁然开朗:面对战士的逆耳之言、揭短之语,要辩证看待、理性对待,把牢骚话当成衡量工作得失、剖析自己对错、体察兵心冷暖的镜子,多分析问题症结,才能有的放矢改进工作。

随即,他在班里就“如何在抓好自身训练的同时,保障好全旅装备故障维修工作”召开了一次“诸葛会”,鼓励大家消除顾虑、直抒己见。最终,他们确定了新老搭配、轮班巡修、训保兼顾等方法,既不耽误全班的训练和保障,也保证了大家的周末休息时间。

渐渐地,班里氛围融洽了起来,大家有牢骚话也愿意向胡云鹏倾诉。胡云鹏发现,从这些“牢骚话”里,既能感知到大家的思想活动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也能从中查找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这不,为了更好地收集全班“牢骚话”,他还设立了一本“牢骚簿”,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国内军事#战士#胡云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