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俄军潜艇的致命绝招:北极冰盖下发射洲际核导弹!令美国海军叹服

2020-08-31新闻20

搭载十几枚甚至二十几枚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是当前人类开发并列装的威力最大的毁灭性武器,特别是以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和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为代表的巨型战略核潜艇,几乎都具备"一艇灭一国"的强大威力。而最近俄罗斯核潜艇亮出的新绝招不但让美国海军叹为观止,也让整个美国政府为之震动。

(苏联D-IV级核潜艇在北极发射战略导弹的油画)

近日,美国《福布斯》网站报道称,俄罗斯战略核潜艇已经找到了一种可以从北极厚厚冰盖下发射潜射导弹的新作战方式,就是在不损伤潜艇自身的前提下,先用一种特殊的潜射导弹,把北极厚厚的冰层炸开,然后再由潜艇从被炸碎的冰层下从容发射战略导弹。报道介绍称,尽管美国海军对此也研究多年,但是始终没有在技术上获得突破,俄罗斯核潜艇在这一技术上突破,将会让莫斯科在战略竞争方面赢得更多的主动权。

北极,核潜艇的天然隐蔽所

北极,严格来说应该称呼为"北冰洋",因为北极并非是一块陆地,而是一片巨大的海洋。由于地处世界的极点,因此常年冰封寒冷,整个北极海域漂浮着巨大的浮冰,有人统计整个南北两极的冰川淡水资源足足占了全球淡水资源的68.69%,由此可见,单一个北极的淡水资源就大概要占据全球淡水资源的30%以上。因为水在凝结成冰时,盐分会析出,因此巨大的北极冰盖,就是天然储存的淡水资源。

(所谓北冰洋,就是一片覆盖着巨大浮冰的海域)

对于核潜艇而言,北极巨大的冰盖无疑是其最优秀的隐蔽场所。这一点要分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核潜艇由于使用的是"无限动力"的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源,因此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式获得氧气,从而确保潜艇可以长期在水下潜伏,这一点是常规潜艇不可比拟的。常规潜艇通常需要每天至少上浮1次,为蓄电池充电,同时为潜艇内部换气。即使是现在先进的AIP型常规潜艇,顶多也就在水下潜伏15~20天,而核潜艇通常可以在水下潜伏2~3个月,折合60~90天,正是由于核潜艇潜伏时间长,因此可以在北极的冰层下自由活动,而常规潜艇如果同样在北极活动,大概早就被憋死在冰面以下了。

(核潜艇撞破冰层,并上浮冰面)

长时间水下潜伏,这是核潜艇能够有效在北极活动的基本条件,而反过来说,北极厚厚的冰盖对于核潜艇而言,也是得天独厚的掩护。这是因为,当代反潜技术无外乎潜艇反潜、水面军舰反潜和飞机航空反潜。在北极这个特殊的海域,由于水面冰层厚实,甚至连破冰船都未必能撞开,这就给了核潜艇一层天然的屏障,让水面舰艇难以有效在北冰洋巡逻,并执行反潜作战,而反潜飞机,由于隔着冰层,连声纳浮标都无法使用,就更谈不上什么反潜作战了。所以任何国家的核潜艇,只要能在北极活动,通常只需要面对其他国家的核潜艇,而根本不必担心别国的水面舰艇和飞机——因为这些作战武器隔着冰层,根本毫无用处。

弹道导弹走北极,路径最短

自从苏联时代开始,搭载着潜射核导弹的苏联核潜艇就频繁在北极地区活动。苏联核潜艇在北极活动自然有其意义。因为苏联尽管是全球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但是大部分苏联国境线都在北极圈以内,这导致苏联沿海大部分地区常年冰封,只有摩尔曼斯克等港口受暖流影响,终年不冻。

(俄罗斯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大多位于北极圈内,因此自然环境恶劣,图为俄军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在冰海中活动)

由于北极圈内气候恶劣,再加上1945年二战结束时,苏联的海军大多毁于战火,已经无力和强大的美国海军正面对抗,再加上自身周边本来海况就恶劣,所以发展潜艇就成为苏联海军贯穿整个冷战时期的"主旋律"。而且现在的俄罗斯也是一样,由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70%的"遗产",南部沿海的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等相继独立,因此俄罗斯的滨海地区更加靠近北极,所以大力发展核潜艇是俄海军自然而然的选择。

(著名的GIUK反潜封锁线)

早在苏联时期,由于技术的问题,俄式潜射核导弹的射程一直不及同时代的美式战略导弹。这导致苏联核潜艇必须前出到更远的海域,更加靠近美国本土,其发射的潜射战略导弹才能保证有效摧毁美国的各种战略目标。为此美国联合北约在北大西洋建立了著名的GIUK防线,这条防线以丹麦的格陵兰岛为起点,经过冰岛,然后一直延伸到英国本土,取这四地的英文地名首写字母,合称为GIUK。这条反潜封锁线是冷战时期北约反潜兵力和苏联核潜艇激烈对抗的最前线,因为只要安全通过这条反潜线,苏联核潜艇就可以安全进入导弹发射水域,并对美国本土发动毁灭性打击。而过不了这条反潜线,苏联的导弹核潜艇便无法对美国本土构成威胁。

(反映冷战时期,苏联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在北冰洋补充导弹的画作)

不过,很快情况发生了变化——苏联核潜艇开始大规模在北极活动。我们看的地图都是以赤道为主线把地球平摊开来,从而得到的一幅世界地图。还有一种独特的地图,就是以北极为中心,向四面展开的圆形世界地图,只有通过这种地图,才能实实在在地发现:美国和苏联其实并不遥远,而前提是:走北极航线。所以在冷战时期,苏联核潜艇很早就放弃了冲击GIUK反潜封锁线的战术,而是改为从北冰洋的冰层下悄悄渗透至加拿大附近海域,然后直接对着美国本土发射导弹。后来苏联潜射导弹技术进步,这样导弹核潜艇只需要停留在苏联本国的领海,发射战略导弹飞越北极就足以覆盖美国本土。根据测算,导弹核潜艇发射导弹跨越北极从俄罗斯轰炸美国,导弹的航程将会缩短约2000公里,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洲际弹道导弹走北极所带来的战略上的优势,让当年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极为重视对于北极的利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由于北极环境和一般的海洋差异很大,特别是北极地区坚固的冰层,既是核潜艇活动的天然保护,也是危机四伏的天然陷阱。为了能够在北极这个特殊海域安全活动,苏俄核潜艇在多年摸索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套路。

(潜艇单双壳体的结构差异)

首先,所有俄式战略导弹核潜艇无一例外,全部采用双壳体设计。这样在耐压壳外面再包上一层艇壳,可以有效增加潜艇的坚固程度,便于撞开坚固厚实的冰层,上浮到水面。由于俄式核潜艇普遍采用双壳体设计,因此其抗沉性和坚固程度都远远超过美式核潜艇。

(被俄罗斯K-276号潜艇撞击之后的美军"巴吞鲁日"号潜艇)

在1992年苏联解体之后,执行战备值班任务回港的俄海军塞拉级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地区偶遇执行侦察任务的美军洛杉矶级核潜艇,俄艇当即全速撞上去,最终俄艇仅仅只是指挥塔有所损坏,经过大修后,这艘塞拉级潜艇一直在俄罗斯北方舰队服役。而被撞的美军洛杉矶级核潜艇"巴吞鲁日"号却因为是单壳体设计,潜艇受了重伤不得不提前退役,成为洛杉矶级潜艇中第一艘退役的潜艇。俄式潜艇的坚固由此可见一斑。

(受技术水平限制,俄罗斯战略核潜艇大多带着巨大的"龟背",只有台风级和北风之神级没有龟背)

一般情况下,双壳体潜艇在保障艇体内部有效容积的情况下,其吨位要比同等水平的单壳体潜艇增大约30%甚至更多,由于双壳体潜艇普遍吨位较大,这导致了双壳体潜艇的流体噪声必然大于单壳体潜艇,因此俄式潜艇在降噪方面始终跟不上美国的技术,很难说是否有这个原因。但是,正是依靠着厚重的双壳体外壳保护,俄式核潜艇才能经常撞开冰层,在北极地区上浮活动。与之相对的,美军也尝试过在北冰洋地区部署战略核潜艇,但是受制于单壳体潜艇的易损性等问题,最终不了了之。

(停靠在北极前进基地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

俄罗斯不仅仅采用双壳设计核潜艇,还为潜艇配备了专门在北冰洋冰层下使用的武器装备。这就是上文提到的"特殊导弹"。这是由于北极地区冰层厚度不一,而如果冰层太厚,不要说潜艇撞不开,即使是破冰船也未必能撞开,而撞不开冰层,自然无法发射潜射战略导弹。所以俄军为自己的核潜艇配备了新式特殊弹药,专门用于炸开冰层,方便潜艇发射潜射导弹,或者上浮换气(尽管核潜艇内不缺氧气,但是艇员们需要"放风")。战斗民族粗中有细的性格,在这种独特的炸冰层导弹方面显示得淋漓尽致。

不仅仅是发射潜射导弹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整个北极地区的冰层都在不断融化,以往一年有大半年封冻的俄罗斯北冰洋航线,如今已经可以在破冰船保护下,实现全年不间断通行。这样,走北极航线的话,可以让欧洲到东亚的航线比走马六甲海峡足足缩短3000公里,其经济利益不言而喻。

(北极争夺战,俄罗斯显然已经抢占先机)

不仅如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原先北极周边冻土和海面下埋藏的各种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也开始逐渐进入周边各国的视线。能够有效控制北极,就意味着可以有效获取这些资源和财富,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一点上,美俄已经开始了对于北极的争夺战。可以说,后冷战时期,美俄争夺的焦点,已经不再是一片用于发射潜射战略导弹的"堡垒海域",更重要的是各种矿产资源、海上航线等具备重要战略和经济意义的航线和资源。

(在北极地区活动的俄罗斯破冰船)

目前俄罗斯由于本就是深处北极圈以内的国家,而且北冰洋周边近一半的领土是俄罗斯的,这让俄罗斯在北极争夺战中占尽先机。特别是各种潜艇使用的战术武器的亮相,更是让美国海军军官和美媒叹服。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未来,关于北极的争夺只会越来越激烈,而俄军在北极冰层下发射潜射战略导弹的"绝招",就是对付美国的致命"杀手锏"。

#战略核潜艇#武器装备#弹道导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