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清朝皇帝打赏用的金瓜子是什么?一颗值多少钱?

2020-08-31新闻6

此瓜子非彼瓜子,金瓜子可不是吃的,它是如假包换的金子。由于古代没有模具和相关技术,在制作时,工匠只能通过自己的手感进行打炼,所以它的样子并不像我们现在吃的瓜子。外号“金瓜子”的由来,其实只是站远点看它,会发现样子长得很像西瓜子,古人为了形象称呼所以才取名金瓜子。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见皇帝赏赐大臣,则是大方地抓一把金瓜子,在派太监递给大臣。而受赏的大臣则是双脚跪地,两只手合拢平举,并高呼“感谢皇上的恩赐!”但现实真是如此吗?

我们先说说金瓜子的价值,按照清朝的标准,金银兑换大约1比10左右。而一颗金瓜子重量约20至30克接近当时的一两,也就是说一颗金瓜子相当于8两左右的银两。要知道当时知县一年俸银也才45两,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银两更是“稀罕物”。

倘若现实中,皇帝真抓一把金瓜子用作打赏,那这就相当于一个知县十年的工资了。所以这样的情况根本不会发生,通常皇帝只会拿几颗,最多也只是十几颗,数量多少其实要根据你的功劳有多少和皇上的心情。毕竟金子的价值在古今都是以珍贵为名的,就算是皇帝也做不到取之无尽的地步。

一颗金瓜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每个时期的汇率都不同,我们只能以一个短时期内的物价进行比较。在晚清,最优质的大米每升大约10文左右,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也就是说一两白银可以买150斤的优质大米;再看看房价,当时北京内城新帘子胡同一户100平的宅子卖70两白银,也就是八九颗金瓜子的事。回到现在房价重如山的社会,一百平至少也值五百万人民币。

所以一颗金瓜子的价值大约也有2万元左右,而且它体积小便于携带,出门也不需要特意用个小麻袋装铜钱。

金瓜子有什么用?

虽然价值不菲,但对于宫中的太妃或朝中的大臣来说,只是一个新鲜物。得到金瓜子后,更多的只是用作收藏,有些妃子还转赠给太监,用作贿赂。

到了清朝时期,金瓜子已经是皇帝御用的东西了,它代表着皇帝的权威。它的意义已经远远高于本身的价值,他就好比上学考第一得到的奖状、上班时老板的称赞、妻子对你的崇拜。

今天,仍然有一些满清贵族的后代还收藏着金瓜子,它代表着祖上的荣耀,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个值得向外炫耀的东西。

#清朝#金瓜子#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