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刘长卿写诗悼念贾谊,短短4句凄美至极,最后14字成千古绝响

2020-08-31新闻14

文/顾无

【引觞漫谈】

贾谊这个名字,喜欢读古文的人大概都听过,而且很耳熟。

大家都知道的一句,应该就是课本上的“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当时看到这句话还很奇怪,汉文帝明明是一位有见地也有政绩的明君啊,为什么会放着贾谊这样一位大才不去用呢,还要把他贬到长沙,一待就是三年。

后来慢慢了解了其中种种复杂的原因,也不得不为贾谊感到惋惜,毕竟一个人想要在这世上出人头地,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有才学就可以的,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很多的因素。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学问的人不计其数,可真正大名流传到现代还广为传颂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剩下的许多人,研究其专门领域的还可以接触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尘封在历史当中,可有可无的名字罢了。

不过贾谊的贬谪,非但没有减弱他的名声,反而是让他永远的活在了历朝历代文人的心中。

从屈原到贾谊,他们简直就是不得志的文人的代名词,是文人们求取功名失败后的精神归宿。上文说贾谊这个名字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广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临其诗境】

从某种角度上,古往今来所有的失意文人,都可以将屈原,贾谊引为自己的同类。不过是否能够把这样的感情表达透彻,还是要看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文章憎命达”,经历的挫折越多,笔下的怨愤,也就越像屈原贾谊。

今天我们来看刘长卿悼念贾谊的一首诗。刘长卿主要活动在安史之乱以后,政局上的动荡也导致了仕途的波折,刘长卿的仕途很不顺利,多次被贬谪各地,其中就两次被贬到长沙。公元777年的深秋,刘长卿又因为被诬陷,被贬到了长沙去。

带着一肚子连遭贬谪的怨气,刘长卿信步来到了位于长沙的贾谊旧宅,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与自己遭遇类似的贾谊,怀古而伤今,感慨万千,即兴咏成了这首《长沙过贾谊宅》。

【经典原文】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条分缕析】

这首诗,或许是因为两人有着太相似的经历了吧,感觉刘长卿的文字,真真切切的写到了贾谊的心中,也写到了后世每一个失意文人的心中。字字句句,都流露着一个文人的痛苦,空怀着满腔的抱负才华无处施展,只好在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四处漂泊,郁郁终老。

第一句里有一个对比,三年和万古的对比。贾谊在长沙只待了三年,但这种心灰意冷的无奈却在后世文人的心中一直存在着,万古不朽。

第二句主要是写景,在写景中流露作者与贾谊想类似的悲凉之情。草是秋草,林是寒林,人已去,日已斜,全都是沉郁感伤的意象,既表现着时节的秋,也表现着作者心中的秋。

第三句中,写到了汉文帝,写到了长沙的湘水,以人与物之间的对比,再一次加强了情感的抒发。汉文帝并不是昏君,但是对待贾谊却是如此的恩遇淡薄;湘水无情,我在这里凭吊,前人又如何能感觉到呢?

最后一句是个问句,既是问贾谊,又是在问自己。

寂寂江山,树叶飘摇纷落,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这一句作者问出了自己的真感情,他不仅是为贾谊鸣不平,更是为自己鸣不平,他想不明白自己一心为国,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境地。

因为想不懂,所以胸中的悲愤,胸中的郁郁就格外的深沉,以此而成千古名篇。

我特别喜欢最后一句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它的语气,就像是两个老朋友之间的相互慰问。他们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也懂得彼此藏在心中的情感,可是表现出来,就是轻描淡写的一问,灵犀相通,足矣。

#诗词歌赋#君王皇帝#贾谊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