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国际军事比赛2020丨中国参赛队"汽车能手"等项目获佳绩

2020-08-31新闻6

上图:当地时间8月25日,“国际军事比赛-2020”“空降排”项目在俄罗斯红木船靶场展开第二阶段战车单车赛的激烈角逐,首次使用俄方战车的中国参赛队顺利完成比赛。帅少鹏摄

解放军报莫斯科8月26日电 记者赖瑜鸿、通讯员王世民报道:当地时间8月25日,在俄罗斯沃罗涅日州1437初级汽车装甲训练中心,“国际军事比赛-2020”“汽车能手”项目修理车组比赛在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参赛队之间展开激烈角逐。中国参赛队密切配合,稳定发挥,继单车赛后再次取得第二名的成绩。

按照比赛规则,修理车组参赛选手3人一组,需驾驶车辆通过各种障碍路段,并在途中穿插完成多种修理作业。上午9时30分,比赛开始,中国参赛队驾驶员刘俊星驾驶修理工程车冲出起点,与队友弭峰宇、袁春成默契配合,先后完成货物吊装、轮胎更换和顶起坦克装甲板等作业。

此前,在24日进行的单车赛中,中国参赛队获得第二名,以微弱差距落后于俄罗斯队。在单车赛限制路段课目中,中国参赛队员黄吉磊驾驶指挥车快速通过8字路、走廊式限制路、顶装站台、蝶形移位以及铁路平车,最终以2分06秒的成绩完赛,突破我军历年参赛最好成绩。

解放军报莫斯科8月26日电 记者赖瑜鸿、通讯员傅道永报道:当地时间8月26日,“国际军事比赛-2020”“安全环境”项目,在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州科斯特罗马市三防学院的佩索契诺耶综合训练基地,展开射击课目比赛,中国参赛队获得总成绩第二名。

按照赛前的抽签顺序,上午10时许,中国参赛队的两个车组第5个出场。根据比赛规则,射击赛分为伏击、警报和战斗侦察3种射击项目。比赛前,每个车组的3名队员需抽签确定自己的射击项目。

由于刚刚下过雨,比赛场地有些湿滑,地表蒸发起的水蒸气,使能见度大大降低。但中国参赛队员表现出色,两个车组分别获得第二名和第四名的成绩,总分排名第二。

据该项目中国参赛队领队孙国明介绍,相比往年,今年“安全环境”项目射击赛,首次将IPSC应用射击与防护射击相结合,更加凸显了防化兵射击训练的实战化导向。

从俄方备赛训练拾取“他山之石”

■姬改县 潘振

近日,笔者随队来到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州,在穆罗姆市奥卡河畔的“开阔水域”项目场地,全程跟随我参赛队现地勘察,进行装备交接和适应性训练。本着互学互鉴的参赛目的,观察俄军参赛队的实战化训练,收获一些“他山之石”。

其一,训练场地“原生态”。俄军训练场区的所有道路,均选择原有地形地貌,对路线的曲直、坡度、路面平整度等不做要求。构设渡口,仅仅推出一个进出口,坡度大,土质疏松。设置野战车场,各种规范化使用的标识牌、安全要求挂板应有尽有,出入口的大门、车场岗哨、消防、发电、维修、居住、围栏、卫生等设施完备,但对自然地形、自然环境不做任何改变。场内的机动道路,主要是装备行进后自然形成,少有人工开挖的痕迹。在俄军训练场,没有人工砌石,也没有碎石铺路。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装备就在几十厘米深的淤泥和水坑中机动。即使晴天,装备机动时也往往伴随浓浓的尘土。急转弯、大坡度、侧倾坡……训练的自然环境极其险恶,在这种环境训练,不论是对装备的技术性能,还是对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训练难度,这种自然环境与实战无限贴近。

其二,专业训练战术化。国际军事比赛的内容设计,围绕分队专业训练展开。但俄军在野外进行专业技术训练时,更多是按照作战过程设计训练环节,依据训练环节设计训练内容。比如,主战类的武器装备训练,基本都包括战场机动、克服障碍、战场防卫、目标捕获、对敌射击、战场转移等训练环节和内容。保障类的装备训练也是如此。舟桥部队的“开阔水域”项目,俄军按照进入战场、水上机动、克服障碍、单车输送、小编组输送、大编组输送等设计训练环节和训练内容,所有这些与战场实情基本一致。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要求班组指挥员按职责就位,组织、指挥和协调本级和保障对象的各项行动,旗语、哨音、口令等战术指挥必须完整准确。专业训练与战术训练融为一体,这为后续参加大规模演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另外,训练标准体现精准的核心要求。俄军认为,现代战争中,精准是核心要求,体现在战争的各个阶段,是对各兵种的共同要求。比如,战场机动时,车辆装备通过雷场不得碰雷,通过直角转弯、蛇形路段、8字路口等不得碰杆,通过车辙桥不准掉落,这些都体现了精准的要求。从作战角度看,精准操控装备,不仅能够减少己方在敌火力下的暴露时间,提高战场生存率,而且可以大大提升渡河保障的速度和效益,确保主战部队快速抢渡江河。未来作战对精准的核心要求,已经在训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解放军报莫斯科8月26日电)

#军事演习#国际军事#参赛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