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清朝宫女能像魏璎珞那样升为主子么?其实大部分很悲惨

2020-08-31新闻6

最近清宫剧《延禧攻略》可谓火得不得了,魏璎珞式的开挂人生惹得吃瓜群众直呼过瘾。那么,问题来了——在清朝,宫女真的可以逆袭上位,飞上枝头变凤凰吗?

有这样的,只是其可能性不比现在中彩票的几率大。对于没有主角光环的绝大多数宫女来说,她们的生活就俩字——悲催!

下三旗的女子长到十三四岁,就要由内务府组织,应选入宫当差服役。这一做,至少要到十七八岁,甚至二十五岁左右才能出宫嫁人。在那个普遍盛行十二三岁成婚的社会,二十五岁理应儿女成群了。

《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

因此,宫女出宫之后,往往难以寻得合适的婆家,陷入贫穷多病的境地,乃至孤独终老。

宫女入宫之初,要学习宫中的规矩和礼仪。因此,老宫女——也就是清宫剧里的“姑姑”,会成为她们的老师。这些姑姑们,也许是在宫中待久了心理扭曲,通常都没什么好脾气。

对于新宫女而言,她们是去是留、是升是贬、是荣是辱,皆由姑姑说了算。权力在手,姑姑们打骂宫女、派宫女干杂役自然也成为家常便饭。

《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

据清末宫女口述:“姑姑的火气非常大,动不动就拿我们出气,常常是不说明原因,就先打先罚。打还好忍受,痛一阵就过去了,就怕罚,墙角边一跪,不一定跪到什么时候。”

所以,像魏璎珞那样,初入宫时花式被虐,在真实的宫女生活中,确实存在。但很少有人会像剧中女主角那样奋起反抗,向管教姑姑讨回公道。

过了学规矩这一关,侥幸留下的宫女,生活也是相当程式化,睡觉、行走、言谈,无一不受规矩的约束。

宫女们入宫后,除分配给各宫之外,剩余的人居住在永巷,那里屋漏墙圮。巷中十室,居十人。宫女们睡觉不能仰面朝天,必须身体侧卧,两腿蜷伏,一只手侧放在身旁,另一只手平伸着。

真实的清末宫女。

至于魏璎珞式的能言善道,也只能存在于影视剧中。据清末宫女回忆,作为宫女要行不回头,笑不露齿。“走路要安安祥祥地走,不许头左右乱摇,不许回头乱看;笑不许出声,不许露出牙来,多高兴的事,也只能抿嘴一笑。脸总是笑吟吟地带着喜气;多痛苦,也不许哭丧着脸;挨打更不许出声。不该问的不能问,不该说的话不能说”。

宫女们之间,不能说私话、聊八卦。这就养成了她们不爱说话的习惯。

紫禁城虽大,对于宫女而言,她们的活动空间只能局限于当差的小天地里。宫女们初入宫中,姑姑就会宣布“离开宫门,打死不论”的规定。因此,很少有宫女会只身在宫里乱串。

真实的清末宫女。

即使前往别宫送、取东西,也必须一对一对的前往。以慈禧身边的得力宫女何荣儿为例,她在宫中当差多年,从来都没有单人离开过慈禧的储秀宫。

除了生活不自由之外,宫女们的饮食也是一言难尽。据记载,宫女们“每餐,置饭木桶,咸鸡、鸭肉二片佐之,臭腐不中食,还之,下餐复进”。

这样的饮食,不仅让宫女们精力不济、姿色消减,还极容易患病。皇帝、后妃患病,自有太医细心诊治,被视为卑贱之身的宫女们患病,往往不能得到医治,只能移居别处,活活等死。

与前朝相比,清代的宫女虽然不必遭受辱骂、打脸等惩罚,不会死后葬身枯井,但其命运仍然是悲惨的。她们用生命中最美的年华为皇家服役,最终却往往身世飘零,或疾病缠身,或孤独终老。

参考资料:金易、沈义羚:《宫女谈往录宫女生活》;徐珂:《清稗类钞宫闱类》;徐珂:《清稗类钞礼制类》。

(“小历史”作者顾芳)

#清朝#宫女#魏璎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