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孩子很努力,成绩却很差”:父母弄懂这3件事,高分自然来

2020-08-31新闻20

很多人在上学时代,都听过这句话:“同样的学习时间、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材,怎么成绩差距就那么大呢?”

如今,听过这句话的人,很多都已经当了父母,也同样产生了这个疑问:同样的学习条件,为什么自己家孩子的成绩,总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呢?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孩子学习很努力,但分数总是不如人意的时候,父母就该带着孩子反思一下了。

很多小孩其实非常机灵、聪明,在生活中总是能冒出一些古灵精怪的想法,但一到了学习上,这股子“聪明劲儿”好像就不在了。实际上,问题出在了“努力”上。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长辈和老师就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唯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但随着阅历增长,我们才发现:努力了,是不一定会成功的。

为什么么会这样?民间有句俗语说:“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很多天资聪颖但成绩差的孩子,几乎都是因为不懂下面这三件事。

勤奋也有效率之分

有句俗语叫“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诚然,勤奋、刻苦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也常常能弥补自身的不足。

但试问:生活中见到的很多穷人,难道不够勤奋、刻苦吗?不,他们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勤奋。

为了生活,他们可以凌晨就起床工作;无论日晒还是雨淋,他们都任劳任怨。但他们为什么还是穷困潦倒?就是因为没有掌握方法。

学习也是一样,学的时间再长,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去学,那也是做无用功。更何况,有的小孩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半天,你看到的是他在学习,实际上他的思想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方法?我们接着往下说。

听懂不代表会去做,去做不一定能做对

人是一种喜欢“自我欺骗”的动物。就好像我们在网上看一个教做菜的视频——不就是放点这个,放点那个嘛,简单!但结果呢?你的眼睛和大脑告诉你懂了,你的手却告诉你:你不懂!

同样的道理,孩子在课堂上,老师讲了一道数学题的原理,然后他以为他懂了。实际上,只要换一个数字,又做不出来了。

所以南宋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即使听过再多的道理,如果不去做,就等于没学过。只有真正付诸于行动了,才会知道哪些地方有“坑”、自己会在哪里出错。

具体怎么做?可以尝试下面这个方法。

试着去教别人

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既然在温习旧知识的时候获得了新的体会,就可以成为老师了。那么反过来也是一样,你在做“老师”的过程中,也能有新的理解。

曾经见过一个小学英语教师,是这样教孩子的:教完课本上那些需要背诵的短文之后,她会在合上书本的情况下,让孩子用英语把这篇短文的大意复述一遍。

如果复述内容与短文内容相差不大,那么这个孩子就不用死记硬背。反之,就必须一字不漏地把短文背诵下来。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只有真正读懂、明白这篇短文在讲什么的孩子,才能用自己的话把它换一种方式复述出来。

而且这个教师曾经说过:“虽然自己教的是小学生,但经常会在执教过程中,不断地学到新的东西。”那么对于孩子,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读小学三年级,朋友的孩子读二年级,那么你可以让他试着去指导朋友的孩子做题。如果他能把朋友的孩子教会了,不仅能巩固自己的知识,还能锻炼自己的思维,反过来有助于学习自己的课程。

更何况,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学会交流、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乐于助人等等优良品质。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孩子取得高分,父母是必须要弄明白上面这三件事的。

毕竟孩子年龄还小,思维也没有完全成型,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来引导他们。

孩子的成绩差,是代表他们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父母应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孩子#父母#高分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