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管做什么事情,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一定要有敢于承认的态度。在明朝的历史上,就有一个高估自己的实力,又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的人,最终被朱元璋给抄家灭族。
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至于为什么他会变成这个样子,或许和他的出身有关系吧!从小就乞讨为生的人,总有一种抓在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感觉,因此朱元璋对于权力的拥有是很在意的,因此对于丞相是不是听自己的话,显得格外在意。
弄了一个李善长作为开国的丞相,先来试试水,看看听不听话,谁知道朱元璋想的挺好的,试试水,看看到底能不能听自己的话,李善长倒好,直接找到朱元璋,拐弯抹角的向朱元璋要官做,而且还是丞相,这种做法直接触到了朱元璋利益的底线,心里甚是不爽。
老朱心里想着,你不是要吗?我就不给你,吊着你,谁知道这个李善长,更是变本加厉的一次又一次的去点老朱。为了防止丞相的权力过大,自己无法驾驭,朱元璋直接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二,分左右丞相,以左为尊,让李善长做了右丞相,这巴掌打的很响啊!
老朱对于李善长要官做,心里本来就不爽了,但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真的是如老朱想的不断的在挑战他的底线,无奈之下借李善长患病,让他回乡养老去了,上来一个杨宪,本想着能够听自己的话,跟淮西勋贵们斗一斗,不成想这个二愣子直接把两个党派之间的矛盾放在了明处,使老朱很是难堪,老朱为了平息这场争斗,不得不杀了杨宪。
这下可怎么好,老朱心想,想找一个能够听话的丞相怎么就这么难呢?难道就没有人了吗?这个时候,胡惟庸进入了朱元璋的视线,一个拍马屁很在行的人,一个做事相当老练的人,朱元璋心想这不是上天赐给我的丞相吗?再说了,李善长最为推荐人,也更能证明其才能应该不会有大错。说干就干,老朱就把胡惟庸提拔成为了丞相。
你别说,这个胡惟庸还真是一把好手,帮助自己处理了不少事情,老朱刚开始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但是过的越久,多疑的老朱就越是心里不踏实,这个胡惟庸是不是跟自己一条心啊?谁知道老朱不幸言中了,胡惟庸被举报了,这个对自己虚与委蛇的人漏出了狐狸尾巴,最后被朱元璋灭族。
这里老朱心里也在想,胡惟庸这个人的权力不是我给的吗?为什么他敢冒这么大的风险要造反呢?哪里来的信心呢?经过后面不断的审理与举报,朱元璋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人心的欲望真的是太可怕了,哪怕有一点希望得到权力,全族人的性命也已经不是问题了。
第一个原因,胡惟庸接替了李善长成为了淮西勋贵的领头人。
或许老朱从一开始就知道,只是没有想到他们能这么大胆。李善长的退休,本来就是老朱的杰作,想着一个后生,想要成为这些淮西勋贵的领头人,怎么也得一段时间吧!但是老朱低估了胡惟庸想要向上爬的野心,这些淮西勋贵,和朱元璋一心的还好,像徐达,汤和,但是那些骄兵悍将们不满朱元璋如此对他们,怨恨已久了,这正好给了胡惟庸一个进入他们的机会,正所谓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第二个原因,膨胀的野心,让胡惟庸变得忘乎所以了。
作为大明朝最有权势的丞相,胡惟庸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威严在满朝上下肆无忌惮的横行,而且还能让老朱对自己深信不疑,直到下面有人为了邀宠,说胡相家里有异相,这是天降祥瑞。没想到这个想要权力的胡惟庸,还真的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能够成为一代皇帝,竟然想要用这样的异相,把老朱引过来杀了。
第三个原因,以为自己有坚固的盟友关系。
在古代的政治上,那里有什么盟友,只不过是利益罢了。为了笼络人,胡惟庸撒出去的都是钱,得到的却都是一堆空话而已,你想一想作为惨败的北元,流浪的浪人,怎么可能因为你的一点点钱财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都交给一个造反者呢?仅仅是这些人都想要杀了朱元璋,想要推翻明朝,建立自己的国家吗?这些人虽然是失败者,但他们可不是笨蛋,为他人做嫁衣,他们还不傻。
这三个在老朱看来一点都没有威胁力,但是对于胡惟庸来说,这些就是他能成为皇帝的本钱,如果能够好好的运用,成功不是问题。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心,当自己被权力迷住的时候,别人是清醒的。没有自知之明的胡惟庸因为自己的愚蠢和自大,最终身死族灭,可谓是毫无退路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