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结束之后,天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分别是魏国、蜀国(汉)和吴国,三个政权相互攻伐,为的就是将这整个天下收入自己的囊中。众所周知,蜀国是三国时期第一个灭亡的国家,这其中的原因自然跟本身的硬实力有很大的关系。蜀汉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人口和产能实在是没法和位于中原的曹魏相比。同时导致蜀汉灭亡的魏国将领邓艾,也因此被人们熟知。
在演义中邓艾的出场已经是非常晚了,当时已经到了三国的末期,而邓艾一出场就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灭亡了蜀汉政权。其实准确点来说,是人家刘禅自己不想打了,才向魏国投了降,而邓艾不过就是一个中间角色,后来又死在自己的狂妄上。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邓艾这个人,看看他是如何把自己玩死的。
出身并不好的邓艾
邓艾本是荆州人士,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家族已经完全没落了,而邓艾又从小就没了父亲,只能跟着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公元208年,曹操结束了北方主要的战事,为了扩大战果,他将目标放在了南方。同年荆州被曹操攻陷,而邓艾一家子则被强行迁到了汝南进行劳作。在这之前邓艾的家就住在新野,而刘备撤退时所携带的百姓中就很可能有邓艾,而后被曹操的虎豹骑追上,这才归了曹魏。这样一看邓艾以前好像算是刘备的人,只可惜忠心不足,当了曹魏的鹰犬。
《三国志》——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
被迁到汝南之后,年轻的邓艾过上了放牛娃的生活,但其志向却一直未曾减弱。因为邓艾颇有学问,被推举成了典农校尉,自此邓艾开始了他是仕途生涯。后来邓艾去洛阳公干,巧合之下遇见了司马懿,并受到了他的赏识。司马懿是何人?尽管电视剧给他一度的洗白,但他终究也是一个卑鄙小人,邓艾能被司马懿看上,那证明他本就不是什么好货色。
老话说的好“干一行爱一行”,负责屯田的邓艾将屯田整的明明白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提出的各种决策和建议,都对魏国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表现良好,他进一步的受到了司马懿的赏识,公元243年,邓艾被调到了南安(陇西一带)当太守。表面上来看很像是曹魏看中邓艾的能力,但这也很有可能是司马懿的战略部署。
邓艾与蜀汉的交锋
从邓艾的战绩来看,他确实算得上是一个将才,和姜维的初次交锋中,邓艾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为他打下了不小的名声。而这期间司马氏已经成了曹魏的新主人,一些还存有良知的魏国将领不是被杀就是被迫逃亡,很明显邓艾就是司马氏的拥护者,身为魏臣,却拥戴乱臣贼子,邓艾已经和反贼无异。
公元262年,姜维再次北伐,并攻到了洮阳境内,经过和邓艾的交锋之后,姜维力不能敌,被迫撤向后撤军,后来又遭遇了邓艾的一系列反击,姜维自能再退往沓中坚守。按照姜维自己的话来说,他将敌人放进汉中是为了关门打狗,但不幸的是,一个重要关口的守将蒋舒投降,这才导致了整个战略部署被破坏。
《蜀记》——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舒恨,故开城出降。
关于邓艾,其实他一直有个竞争对手,那人就是钟会,和邓艾相比,钟会的出身要好的多。同时他也是司马氏忠诚的支持者,起码在早期是这样的。进攻蜀汉的战争,钟会也参与了进来,并同邓艾合作数次击败了姜维。不得不承认,在战术上钟会确实比不过邓艾,但在权谋上面,邓艾显得确实有些单纯了。
公元263年,姜维作战再次失利,尽管刘禅派来了廖化、张翼等人援助,姜维还是被迫退守到了剑阁。幸好剑阁地势特殊,借助有利的地理条件,姜维成功将曹魏大军拒之门外。面对此情此景,钟会决定撤军,因为所带的粮草已经不多了,而且这一次所获得的战果已经超过了原来的预想。但邓艾偏偏不这样想,他打算带领一支部队绕路进攻成都,虽然危险,但也何尝不是一个办法,在邓艾行动之后,钟会也派了一批人跟随邓艾绕远。
攻破成都之时也是邓艾的死期
邓艾选择了一条无人问津的道路,也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路,邓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成功的绕到了姜维防线的后方。这一举动确实让刘禅甚至整个蜀汉大吃一惊,为此刘禅派出了诸葛瞻等人前往绵竹阻击邓艾。两军皆算是面对绝境,所以战斗异常激烈,而最终的结果则是以邓艾的胜利而告终。当然蜀军将领也选择了战斗到死。
《三国志》——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
综上所述,邓艾为了绕小路,本就不能带上大部队,而后又经历和诸葛瞻的死战,待他到达成都的时候,兵力并不可观。再看看刘禅这一边,成都就算没有兵,也可以将百姓武装起来,靠着坚固的城墙,足可以耗死邓艾。除此之外,还有永安都督阎宇也来领援军赶来,镇守南中的霍弋也有援助成都的意向,更何况姜维这时候还好好的。
由此一看,蜀汉的灭亡完全是因为刘禅就是想投降,邓艾本身并没有灭掉蜀汉的能力,他只是起到了投降媒介的作用,他要不来,刘禅也没有投降的对象呀。所以说邓艾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但他并没有好好的珍惜,进了成都之后,开始肆意妄为起来。这一举动直接让姜维和钟会看在了眼里,而结果就不用多说了,一场混乱的兵祸直接结束了姜维、钟会、邓艾的性命。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略》、《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