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过程中,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而在登基后,也对李氏皇族进行了大清洗,但他有几个哥哥却免遭毒手,并且一直活到了武则天时期。
李世民向来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对一母同胞的兄弟都能下得了死手,为何偏偏对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几个哥哥手下留情?李唐皇室中的纨绔子弟
在李世民的屠刀下幸免于难的宗室成员,一个是李博乂,另一个是李奉慈,这两个人都是李世民的堂哥,是他父亲李渊的哥哥的儿子。在兄弟二人的父亲早逝后,他们便被李渊收养,从小与李渊的儿子李建成、李世民一起长大。
唐代教育机构
但是与李世民兄弟二人不同,李博乂和李奉慈从来不爱学习,相反,他们二人浑身都散发着纨绔子弟的气息,整日嬉皮笑脸玩玩乐乐,偶尔对一些诗词歌赋,是两个典型的反面教材。李渊在太原起兵后,李建成、李世民跟随左右,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立下了不少战功。李渊的小儿子李元吉也在军事上显现出过人的天赋,在父亲和哥哥远征之时,他负责镇守太原。
李世民雕像
作为养父,李渊本来对李博乂和李奉慈这两兄弟充满了希望,但是无奈二人实在是不成器,后来李渊也就不再管,任由他们自暴自弃。在李渊征战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两人一直呆在太原老家,相比几个弟弟,他们两人过得倒是潇洒。
建立大唐后,李渊碍于面子给这两个两个侄子封了爵位,将他们放到了军队里任职,但两人整日在军中吃喝玩乐,毫无将领之才。渐渐地,整个军队都被这兄弟俩搞的乌烟瘴气,李渊只得将两人撤职,又给了一个文官的职位,但打小不爱学习的两人又怎么能胜任?李渊彻底对这两个侄子失望了,也就不再管他们,任由他们整日花天酒地,逍遥自在。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登基为帝,开始大肆铲除异己,不少皇亲国戚都亡命在他的屠刀之下,但李博乂和李奉慈却活了下来。因为李世民自小和这两个哥哥一块生活,深知这两个人的性格品行,知道他们成不了气候,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而且,李世民已经杀了太多太多的人,手上沾满了鲜血,继续杀下去只会落得一个像商纣王一样的名声。所以对于这两个没什么用的堂兄,便手下留情,还给予了大量赏赐,此举无异于在告诉一帮皇亲国戚,要以李博乂兄弟俩为"榜样",做一个对皇权没有威胁的人。
唐代酒楼和歌妓
于是,李博乂兄弟俩便幸免于难,往后的生活还像此前一般,日日笙歌、灯红酒绿,没有繁琐的事务缠身,这两兄弟倒也逍遥快活,好不自在。
李世民逝世后,李治登基,是为唐高宗,此时的李博乂和李奉慈均年近古稀,瘦骨嶙峋。李治面对这两个皇伯,倒也宽慈仁厚,分别将两人封为礼部尚书和原州都督,但只是挂名,并无实权,况且这俩人也没那个本事。
唐代乐妓善始善终,见证历史
在度过了数年的奢靡生活后,李奉慈死在了原州都督任上,高宗李治亲赐谥号"敬",并厚葬之。而李博乂则一口气活了80多岁,从隋末一直活到了武则天时期,最终病逝。他这一生,经历过隋炀帝的严苛暴政,目睹过李唐的拨地而起,体会过皇亲国戚的逍遥快活,可以称得上是大唐历史的见证者。
武则天(左)和李治(右)雕像
从品行上来看,李博乂和李奉慈是两个不学无术、充斥着败家子气息的纨绔子弟,甚至透露出一些傻里傻气的样子。但是,正是这样的品行使得他们从灾难中幸存,最后落得善终。通过这种行为来避免李世民的清算或许并非是他们的本心,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在至高无上的皇帝眼中,只有这样的皇亲国戚才不值得留心提防。
古语云,伴君如伴虎,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和宗室子弟,需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旦有逾矩之举,轻则罢官归隐,重则家破人亡,最是无情帝王家,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便是最好的例子。
河间王李孝恭像"自甘堕落"换得一线生机
智慧的亲王会大智若愚,聪明的功臣会明哲保身。李博乂兄弟俩终究是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文弱子弟,没什么战功和名声,但李世民的另一个堂兄可就不一样了。这位仁兄不仅战功赫赫,更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位,仅次于长孙无忌,他便是河间王李孝恭。
李孝恭同样出身李唐皇族,他的爷爷李蔚和李世民的爷爷李昺是亲兄弟,李世民称他为堂兄。和李博乂那两兄弟不同,李孝恭为大唐江山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如擒朱粲、俘萧铣、镇压辅公祏等等。
唐太宗君臣群雕
可以说,李孝恭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位列二十四功臣名副其实。但是在李世民登基后,李孝恭心里非常明白自己的功勋显著对李世民来说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会因此丢掉性命。于是,李孝恭十分明智地选择了明哲保身。
"汉初三杰"之一萧何
他效仿西汉开国功臣萧何的做法,在被封为河间王后,李孝恭便开始混吃等死,不再过问朝中的任何事务。他买了一群歌姬舞者,整日待在家中以此为乐,日日笙歌,与酒做伴,偶尔约上三五好友吟诗作对,快活潇洒,史载其"性奢豪,后房歌舞伎百馀"。
功高震主的李孝恭用这样"自甘堕落"的方式,逐渐使李世民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从而躲过了李世民的清算。
唐代娱乐场所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肯定是知道李孝恭这样做是在表达他无心争权,是一种示弱的表现。然而他这种"堕落"正是李世民想看到的,毕竟一个手握兵权的开国功臣时刻在自己身边,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又不能明目张胆地就置他于死地。
所以,当李孝恭主动示弱后,李世民便顺水推舟,承了这个人情,一来解决了心头大患,二来在外人看来,是李孝恭的自甘堕落才使得李世民不以为然,维护了皇家威严,李孝恭此举,简直一举多得。
彩绘乐伎陶俑
事实也证明,李孝恭的做法是极为正确的。贞观14年,李孝恭病逝,李世民亲自举哀,哭之甚恸,追赠其为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曰元,配享高祖庙庭,落得善终。
无独有偶,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的弟弟和亲王弘昼,同样是一生吃喝玩乐,还喜欢在家里办丧礼,被人称为"荒唐王爷"。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其父雍正和几个叔叔夺嫡的过程,而且,在雍正四年,雍正对昔日与他夺嫡的王爷进行了一次大清算,死的死贬的贬,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和亲王弘昼(中)
因此,弘昼不想再现先皇子弟为夺嫡而刀剑相向的局面,便在"荒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这样的心态下,他这一生过得也算顺畅,没什么灾难,当然也没什么成就。但在伴君如伴虎的时代,作为亲王,能够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