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东秋风动客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客是什么意思

2020-08-13知识9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首诗的诗名是什么?作者是谁? 诗名:《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请问: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应该怎么解释? 诗句出自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促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是什么意思? 萧萧在这里指的2113是风声,即风刮5261过的声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瑟瑟4102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1653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该诗句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原始如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赏析: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二句接以“江。

#叶绍翁#夜书所见#萧萧#促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