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美军攻击舰造价15亿,烧得一片狼藉,游客笑容满面留影,摆剪刀

2020-07-19新闻6

作者:风千里

Fire may cause the loss of a ship, even after other battle damage has been repaired or minimized. That happened to the LEXINGTON in the battle of the Coral Sea. Even though fire hazards have been reduced by stripping and clearing the ship there still remain substantial amount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s on board.

(即使其他战损已得到修复或最小化后,火灾依然会造成舰艇的损失。珊瑚海海战中列克星敦号航母的遭遇即是如此。一艘舰船即使经过剥离和清理减少了火灾隐患,船上仍然保留有大量的可燃材料)

——

1945

年出版的《美国海军舰艇损管手册》

【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好人理查德”号失火,附近的美国人和游客照常参观和娱乐,笑容满面合影留念,摆出胜利剪刀手】

美国东部时间7月12日早上8时30分左右,在美军圣迭戈海军基地进行改装作业的两栖攻击舰“好人理查德”号突然发生爆炸。据目前披露的消息,爆炸应该是在舰舯部的车辆坞舱内发生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爆炸引发的大火迅速在坞舱内蔓延,并延烧至整个船体。不一会儿,这艘标准排水量超过4万吨的巨舰,就被浓密的黑烟所笼罩,远远望去,就像刚刚遭遇了一场珍珠港事件一样的空袭。

【美国东部时间7月12日上午9时左右,火势开始蔓延,“好人理查德”号被浓烟笼罩】

按照以往人们惯常的印象,凭借美国海军高效有序的舰船损管技术机制和训练有素的损管队伍,加上本身就停泊在港口内,陆上的消防队伍能够及时赶到支援,扑灭“好人理查德”号上的这场意外火灾应该不是难事。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舰上损管人员和赶来支援的消防队伍的奋力扑救下,

这场大火居然从大清早开始,持续燃烧了十多个小时,直到夜色降临时才勉强控制住火势。

而零星火点甚至到第二天上午还未完全扑灭,这样低效火灾处理方式,不仅让美国民众对美国海军舰船损管和消防系统的真实水平感到疑惑,更让“好人理查德”这艘巨舰被这场大火摧残得不成样子。

从火势被扑灭后披露的现场照片来看,舰舯部的飞行甲板被烧穿了几个大洞,作为全舰核心部位的舰岛被烧得一片狼藉,舰桥内的指挥室、起降调度室和海图室等全舰指挥中枢系统已经付之一炬,舰桥的主桅杆也已倒塌,估计舰上雷达系统、电磁辐射和多功能射频系统等多个重要电子设备恐已不保——这些只是从现场事故照片中能够看到的损失,就已经足以让“好人理查德”号成了断头的巨人。而火灾造成的其他看不见的内部损伤恐怕更为严重。一言以蔽之,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已经把“好人理查德”号推到了报废的边缘。

【火势已经失去控制的“好人理查德”号,旁边就停泊着一艘新锐的濒海战斗舰】

【7月12日晚间,火势被勉强控制住的“好人理查德”号】

“好人理查德”号,是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6号舰,于1997年3月14日在英戈尔斯造船厂下水,翌年8月正式服役,虽然名义上只是供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两栖登陆作战的大型载具,但好人理查德和他的8个兄弟的块头却大得惊人,满载排水量达41150吨,几乎是一艘中型航母的吨位。

作为“美利坚”级服役前世界上吨位最大的一型两栖攻击舰,除了能容纳600-1200余名海军陆战队员,搭载15艘登陆艇或40辆AAV两栖突击战车外,标准状态下还能搭载6架AV-8B型垂直起降攻击机,4架AH-1W超级眼镜蛇攻击直升机,12架CH-46直升机或4架V-22倾转旋翼机。在制海模式下,舰上的AV-8B数量可增至20架,而在攻击模式下,则有42架CH-46直升机或22架V-22在舰上待命。可以说,“好人理查德”号作为两栖攻击舰无论是吨位还是武器配置上都冠绝全球,其对海和对陆打击能力甚至不逊于很多国家装备的中型航母。最重要的是,好人理查德虽然顶着两栖攻击舰的名号,却是个海上作战的多面手,舰上完备的武器系统和后勤设施让其同时具有攻击型航母,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运输舰,医院船甚至补给舰的功能,可以根据实战条件灵活进行角色切换。在好人理查德驻扎日本时,该舰就充当了美海军搅乱地区局势的急先锋,多次与我海军发生对峙。

【从参与灭火工作的直升机视角看去,“好人理查德”号的舰岛已经被烧得一片狼藉,甲板还被烧穿了一个大洞】

这次“好人理查德”号的失火事件对于美国海军而言,其所起到的负面影响可能极为严重。在美国海军的作战体系中,“好人理查德”这样的两栖攻击舰是主力航母编队的重要补充力量。作为蓝星最强海上力量的美国海军,虽然拥有11艘现役核动力型航母(其中10艘尼米兹级和1艘福特级),

可组成

11

个航母战斗群。但全球布武的美国海军能够投放在特点区域的航母战斗群数量其实非常有限。

相较而言,两栖攻击舰无论是出勤率还是维护成本,都优于大型核动力航母,特别是在西太平洋和大西洋等一些既需要彰显美国海上力量存在,又需要出勤执行一些低烈度作战任务的地区,将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作高低搭配使用无疑是非常理想的选择。特别是在具备短距起降功能的F-35B即将大规模服役,并替代AV-8B部署到两栖攻击舰后,其对海作战能力将得到飞跃性提升,以好人理查德这样的舰只为核心构建起小型航母战斗群,将极大缓解美海军在特定地区缺少主力舰船的窘境。

【2014年奔赴韩国参与世越号救援行动的“好人理查德”号】

此次“好人理查德”舰之所以要长期驻泊在圣迭戈海军基地,就是要进行飞行甲板和指挥系统改装,以适应未来F-35B的上舰工作。发生火灾前,作为黄蜂级首艘进行适应性改装的军舰,

“好人理查德”号正在进行甲板热喷涂防滑涂层的加涂工作,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几度停工,再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之时,突然发生这种事故,让旁观者对美海军的损管水平,乃至整个海军人员的素质产生极大的疑问。

【满载F-35B进行载机试验的黄蜂号两栖攻击舰,该舰目前还未接受改造,尚无起降F-35B的能力】

说到损管,可以说从波澜壮阔的太平洋战争,到与苏联红海军争夺海洋的冷战时期,高水平的

损管技术一直是美国海军的一张名片。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的航母数量处于下风,因此没有一艘现役航母和舰上的飞行中队都显得弥足珍贵。为了在日军飞机下尽可能保存这些钢铁巨兽不至沉没,美航母上由机械师和士官组成的早期损管力量在航母遇袭时,发了疯似地进行抢救,比如在珊瑚海海战中遭遇重创的约克城号,原本日军飞行员已经认定该舰已经丧失战斗力,且不可能在短期修复,美国海军官兵硬是将其踉踉跄跄地驶回珍珠港,后又和后方工程队通力合作,仅用三天时间就将其修复,并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中途岛战场上。中途岛一战,美军能以相对充足的航母和飞行中队对抗联合舰队特混编队,约克城的损管队伍居功至伟。

【在珊瑚海海战中遭遇重创的约克城号航母在进行维修】

【日本即将投降前,被日军飞机两颗炸弹击中的美国富兰克林号航母,此时该航母向右倾斜13度,已动弹不得,在损管人员努力下才免于沉没】

二战结束后不久的1947年,美国还专门在海军与海岸警备队中成立损管队(Damage controlman),将“损害管制”这项工作彻底独立出来,专门用于应对舰船在战时与非战时因突发情况导致的损伤。在美国海军看来,一旦出现舰艇破损进水、舱室起火等突发灾害时,损管人员必须在承受极大心理压力下,迅速有效地消除灾害造成的损失,并恢复舰艇的生命力和安全性,这样的损管工作甚至被称为“舰艇内部的战斗”,对损管人员的实操和应变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在战后,美军也确实极为重视损管人员的培养,从人员选拔到日常训练,美军都是以极高标准要求,同时配合军工科技的发展与升级,美军的损管理念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在冷战高峰的80年代,美军还专门提出了战时损管系统BDCS(即Battle damage control systems)的设计理念,这种旨在保障舰艇战时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集成化设计理念,核心是将舰艇作战直接相关的3个系统,即作战系统、动力电力机械系统和损害管制系统进行有效集成,保证舰船在受到损害时,依然具备执行相应战斗任务的能力,说得直白点就是能最大程度保证舰船“带伤上阵”。

【美国海军舰上损管队员的臂章】

【1969年,因一颗阻尼弹爆炸而引发火灾的企业号航空母舰,损管人员正在努力控制火势】

正是有了冷战期间对损管从科研到人员实操培训的重视,美海军的损管队伍才能在冷战结束后的十余年中保持非常高的水准。在此期间曾出现过多次意外事件,而美国舰艇损管队伍的应对水平堪称教科书一般。

1988年4月15日,美国海军护卫舰罗伯茨号在科威特海岸执行邮轮护航任务时,不慎触发一枚水雷,强烈的而爆炸严重破坏了船体和上层建筑。并引发火灾,损管修理队迅速队船体进行强度加固,对开裂处进行钢板的横向焊接,并组织灭火。经过30个小时的抗沉损管工作,奇迹般地保住了罗伯茨号。

1991年2月18日,美国两栖攻击舰特里波利号在波斯湾触雷,船体被炸开了一个7米宽的裂开,海水瞬间汹涌而入。舰上的损管队镇定自若地在第一时间赶到开裂处,通过破口堵漏、舱室排水河舱壁支撑等方法,不仅避免了该舰沉没,还恢复了部分动力。

2000年10月12日,美国科尔号驱逐舰在亚丁湾遭遇一艘满载炸药的小艇的自杀式攻击,船体被炸开了长达12米的破洞,瞬间大量的进水就让整船出现严重倾斜,舰上损管队和船员们使用木楔、麻绳等简易物品,硬是延缓了海水的流入,并将船体扶正,一路摇摇晃晃地驶回基地。

【2000年遭遇袭击,舰舯部水线附近被炸出大洞的科尔号驱逐舰】

以上事例,说明美海军是拥有一支效率很高,非常可靠的损管队伍的,然而在好人理查德失火案中,人看到的确是舰上损管队伍的漫不经心,损管与消防系统基本未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而负责船体改造的民间承包商,以及前来协助的地方消防力量,对大火居然束手无策,虽然舰上与岸上的人员在火场里来回穿梭,天上多架直升机也参与进来,但并没有产生多少实质性效果。结果,就是造价高达15亿美元就这样被烧成一片狼藉。

美国海军近十年来军纪涣散、士气低落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而这已经是美海军在今年出现的第七起严重事故了(包括搁浅、撞船等事故),这支依然是制霸全球的海上力量,如今却是疲态尽显,在下坡路上不断地滑落,其背后的原因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武器装备#美军#两栖攻击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