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河口区义和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激发乡村振兴动力

2020-07-19新闻3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王卉 东营报道

18日上午,河口区举行“重点工作攻坚年”大竞赛、大比武镇街比看活动亮点工作展示交流会。会上,义和镇党委书记王云涛作了发言。

近年来,义和镇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机遇,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高举改革创新旗帜,充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努力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上走在前列。

推行大村制改革,引领农村社会治理新路径

重塑治理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义和镇通过大村制改革,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多网合一、一网运行”的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今年以来,义和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积极开展大村制改革,将46个行政“小村”合并为6个“大新村”,新村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将原党支部变为网格党支部,3级组织架构变为4级组织架构,实行镇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将党务、政务工作由垂直化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转变,逐步增强新村党委话语权。成立多个功能型党支部,把社区优秀党员融入到功能型党支部,参与社区服务,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引领作用。通过选派镇级优秀工作人员“下沉”,村级好干部“上提”,实现“选出干部”向“选好干部”的转变。有效减少村“两委”人员数量,村“两委”成员由200人减至72人,实现了村主职干部“一人挑”,切实减少工资支出,提升工作效率。将原支部书记工作进行调整,重新设岗定责、交叉分工。进入新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网格党支部书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参与新村党建、维稳、建设等方面工作。依托新村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统领区域内产业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社保缴纳、电费代缴、矛盾调解等46项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发挥自治功能,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大村制改革后,将原村委会成员转为合作社理事会成员,理财小组成员转为监事会成员,村民身份实现了由村民向股东的转变。开展村规民约集中修订活动,各个村庄因地制宜修订完善公共行为规范,陈规陋习得到修正,村庄风气焕然一新。加快建立新村协商议事格局,对“四议两公开”程序重新定义,按照涉及事项制定议事流程。通过“4转”的方式,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引导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双网合一”,畅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探索通过“红色领跑、蓝色代跑”的模式,实现党建服务网与社会治理网格中心相融合。在集中居住的城镇社区,按照原自然村划分网格,由村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打造1支网格团队,实行“1+1+1+N”的配合机制,由1名党建指导员包村,1名专职网格员包楼栋,1名党员联系5—6户居民,N支网格协管队伍全程跟上,实行组团式服务,构建“5分钟生活圈”。在网格的基础上继续延伸,将新村党委、网格驿站和物业服务三方链接起来,建立起意见收集反馈、问题处理机制。在自然村组成的新村,构建“义和镇党委+新村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4级党组织体系,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10—20户,每天在网格内开展治安巡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同时,强化队伍融合,结合村庄实际,构建“三专”队伍,即网格员队伍的专职化、村级队伍的专属化、社会队伍的专业化。

抓项目培产业,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长效衔接

义和镇辖区内有省定、市定贫困村9个,贫困人口522户964人,是河口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镇街。义和镇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结合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实际,科学谋划了“一城、一带、一区”空间布局,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先行区,探索出符合区域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产业振兴带动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积极破解产业发展资金瓶颈,整合乡村振兴、扶贫资金1300余万元入股九丰现代农业、建设13栋智能高温棚,通过成立产业联合社,形成村企合作、互助共赢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锦绣河口现代农业示范区,涵盖省定贫困村7个,贫困人口239户459人,已纳入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积极发挥主导产业龙头带动作用,相继引进总投资4.7亿元的蓝田农科、九丰农业、果立方等12个产业振兴项目,逐步配套林果蔬菜加工、储藏、交易、展示设施。围绕特色产业培育,推进故道风情示范片区建设,以梁家村为核心,辐射带动10个村、5个特色庄园,构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聚集区。大力增强贫困村庄造血功能,共实施总投资1793万元的六顷五光伏、寿光大棚等扶贫项目20个,实现收益196.6万余元,逐步形成北大屋葡萄、西韩无花果等省定贫困村特色农产品牌。

小城镇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将优化村庄布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改善贫困人口居住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开展小城镇建设。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相继完成油坊、千二、蒲台等12个村搬迁改造工作,搬迁农户旧宅1303户,挖掘整理土地资源1464亩。不断加快总投资2.6亿元的颐正新天地项目建设,配套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等设施,实现农村群众的集中居住。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快镇域配套设施建设,滨孤路绿化、灵芝湖市民广场改造等工程顺利竣工,区中医院医康养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成,荻花湿地、镇区污水处理厂、中医院片区提升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按照全域旅游规划思路,积极推进育英路改造、荣乌高速连接线改造提升、义和古街立面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建设秀美家园。大力实施“三网绿化”工程,全镇林业总面积达到5.4万亩,种植生态林农户达到3685户,博兴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义和镇荣获“全省森林小镇”“山东省森林乡镇”称号。

组织衔接夯实发展根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础,也是脱贫攻坚的基石。积极开展“三清三规范”活动,对村集体资产全面清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盘活集体资源,让村集体轻装上阵谋发展。截至目前,对涉及15个村56份不规范合同进行清理完善,回收闲置土地、湾塘2000余亩,清收债款200余万元。探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对村庄自然资源清理核查、确权颁证、评估认定,推动土地经营权等自然资源入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范重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9家,培育示范社5家,大英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已进入运营阶段。研究制定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机制,建设50套人才公寓,为引进人才提供免费居所。实施人才振兴“三百”工程,全面摸清人才底数,对返乡大学生、贫困群众等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帮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不断拓宽致富渠道。

会上,王云涛表示,按照这次比看展示会议的要求,义和镇将进一步找准差距不足,取长补短,学习兄弟镇街先进经验,再加压力,再提目标,再增干劲,坚定不移推进创新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和“三变”改革,集中精力抓好锦绣河口省级产业融合园区、中医院片区改造、颐正新天地等重点项目,巩固“大村制”改革成果,真正激活高质量发展爆发点,争做新时代攀登路上的“挑山工”。

#贫困村#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