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身为太监却渴望横刀立马,20万将士为他陪葬,明英宗为他复官立祠!

2020-07-19新闻10

明朝有许多出名的太监,有些为国尽忠,比如怀恩,比如七下西洋的郑和,但也有些是鼎鼎臭名,比如魏忠贤,刘瑾,汪直,冯保等。

在明朝众多太监中,有一个太监叫王振,不同于其他太监整日在皇宫中围着主子转,他从小就心怀大志,想要入朝做官,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名垂千古。为了生存,王振误打误撞进入皇宫,给没读过书的宫女“扫盲”。

太监名声不好,要挨一刀,还要断子绝孙,没人生下来志向就是做太监。

王振也是,他从小饱读诗书,渴望中科举出人头地,他从儒士被选为学官,却一直无法金榜题名,后来因犯了错,学官也不保,一旦失业,将风餐露宿。

此时京城下了一道谕旨,地方教育官员可以入京担任京官,具体职务是——“净身入宫训女官辈”,京官谁不想做?但前提是要做太监!所以没人愿意去。

王振去了。

他向往代表权力顶峰的皇宫,入宫后,王振做了女官训导员,在一群文盲和小学文化者中谈经论道,大家尊称他王先生,因工作竞争者无,所以他名声越来越大,成功引起宣宗注意,让他做了太子朱祁镇老师。

王振喜不自禁,有文化就是好。

从此他与朱祁镇朝夕相处,朱祁镇对这位没有胡子的老师十分敬重,尊称他为“先生”,王振深知朱祁镇是“稀有资源”,好好利用,日后必能做一番宏图伟业。

宣德十年(1435)年,朱祁镇爹卒,朱祁镇继位。

王振一手带大朱祁镇,朱祁镇对他言听计从,如今朱祁镇做了皇帝,王振自认为等到了独揽大权,权倾天下的机会。

但事实并不是,挡在王振夺取大权的路上有两大障碍。

朱祁镇身边有三位顾命大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另一道障碍就是张太皇太后。

张太皇太后十分厌恶王振。

有次,她宣王振进宫,王振屁颠屁颠去了,皇帝和五位顾命大臣都在,王振以为是在开高级会议,要对他委以重任,结果张太皇太后指着王振大喝。

“你伺候皇帝起居,不过是宦官,却多有不法行为,今天,我要杀了你。”

王振吓得瘫坐地上,脸憋得紫涨,朱祁镇跪在祖母膝下,苦苦哀求,眼泪鼻涕混在一起,张太皇太后这才饶了王振,命令他以后不许干预国事。

从此王振只能夹着尾巴做人,看见张太皇太后和“三杨”就像老鼠见了猫,卑躬屈膝,大气都不敢喘,张太皇太后隔三岔五还要骂他一顿,足足训斥七年。

王振忍辱负重,装了七年孙子,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实现心中的宏图伟业,独揽朝堂大权,位及人臣。

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正统七年(1442)张太皇太后去世,顾命大臣中的杨荣已去世,杨士奇和杨溥已年老多病,无力回天。

王振终于登上了权力顶峰。王振做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广结党羽,大肆敛财。

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职位,有“内相”之称。

王振从此登上了权力顶峰,为了整顿朝纲,树立威信,王振开始拉帮结伙,扩大势力,利用司礼监权力广结党羽,控制朝臣。

他赶走户部尚书(财政部长)刘中,祭酒(中央大学校长)李时勉等一批不服从他的大臣,从此朝廷之上再无人敢与王振作对。

他内得朱祁镇信任,外有打手帮忙,成为明朝开国以来最有权势的太监。

但王振却经常望着搜刮来的金山银山叹气,双眼聚满愁云,因为他不仅贪财贪权,他心中还有更远大的抱负。

他想横扫千军,建功立业,名流千古!太监也可以横刀立马,征战沙场!王振率领二十万大军,指挥决策一错再错,最终导致土木堡之战全军覆没。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军兵分四路,对大明帝国发动进攻。

建功立业,统帅大军,横刀立马,名流千古的机会终于来了!

在王振怂恿下,朱祁镇下达了亲征的命令,召集军队二十万,出征!

出征阵容十分豪华,四朝老臣张辅,成国公朱勇,内阁成员曹鼎,张义,兵部尚书(国防部长)邝埜,总之朝廷的文武精英都去了。

此时,几百里外的蒙古军攻占了大同的阳和,明军领将宋瑛战死,部下四散逃窜。

王振觉得蒙古只有两万人,我有二十万,两兵交战,我军只要一拥而上,解决对方那是分分钟的事,太监就是太监,没打过杖,把战争当儿戏。

但大军出发没多久,王振就决定暂时收起横扫千军的理想。

他在大同遇见了被蒙古军打败的残兵,残兵添油加醋描绘了蒙古军骑兵的恐怖,王振眨了眨眼,咽了咽口水,他其实就是一个狐假虎威的懦弱,思虑片刻。

他决定班师回朝。

此时蒙古骑兵在远处注视着明军这个庞然大物,不敢轻举妄动,如果王振就此撤回,顶多就是无功而返,历史上也不会有土木堡之战。

但王振偏要让大军绕道他老家蔚县走一趟,目的就是炫耀,毕竟曾经的穷学官现在发达了,虽然身体少了些东西。

大军走到一半,王振突然想起如今正值秋收季节,王振家是当地最大的地主,这二十万军一去,田亩必定遭踩踏。

于是二十万大军又沿来时的居庸关回京,士兵疲惫至极,怨气冲天,此时一直尾随的蒙古军终于看清了这支庞然大物的真面目。

蒙古军发动了第一次袭击,朱勇带五万骑兵打头阵,结果中了埋伏,五万人全军覆没,剩下的十五万大军立即挖壕沟,准备和蒙古军来一场持久战。

明军毕竟有十五万人,蒙古军不敢过于深入,挖壕沟结成紧密队形,蒙古军久攻不下,没粮食自然就回去了,但王振又做了一个错误决定。

他命令士兵走出壕沟,正面迎战。

蒙古军“铁骑揉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而此时的十五万大军经过王振的折腾已到达了极限,二十万大军毫无组织,四散溃逃。

“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所得”。

数十年之积累,数十年之人才,就此一扫而光,连大明皇帝朱祁镇也落入蒙古人之手,王振也在乱军中被明军将领樊忠用铁锤砸烂脑袋,众将领大呼杀得好。

可惜太晚了。

王振作为明朝著名奸宦,比魏忠贤多了一份横刀立马的梦想,可惜这是一个十分自私的梦想,拿战争当儿戏,最终导致土木堡战败,二十万将士白白牺牲。

#太监#明朝#魏忠贤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