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教育实验产量控制的抵消法 在心理学实验中,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有哪些

2020-08-12知识20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实验设计的基2113本类型有三种,分为因素设5261计、准实验设计4102和非实验设计。1、因1653素设计根据实验中自变量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因素设计和多因素设计。单因素设计简明易行,但由于实际生活中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通常为多个,所以当情况比较复杂时,最好使用多因素实验设计。2、准实验设计研究者事先认识到某些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却又难以在实际妥善控制时,可采用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的主要特点是没有采用随机化程序,即被试的选择和编组、处理分配等都不是随机安排的。3、非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确定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非实验研究的方法很多,如自然观察法、相关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和传记法等。扩展资料实验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对变量的控制,是在控制条件下有效地操纵或改变自变量,使因变量(即反应变量)的变化得到观察。例如,研究两种教学方法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时,实验设计者应安排使其他条件尽量相同,如选择家庭和学校环境相似、学业基础相似,年龄相同的两组儿童,只控制使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然后考查二者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实验设计的优点1、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从而减少实验次数、。果树脱落酸怎么解除 脱落酸具有下列生理作用:1.促进脱落从脱落酸的名称可知、加速植物器官脱落是ABA的一个重要生理作用.关于ABA引起叶、花和果实的脱落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Addicott(1982)。在心理学实验中,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有哪些 消除法:采取一定的手段或措施,消除可能对实验结果不利的各种环境刺激、实验条件的额外因素或主试被试方面的主观因素比如,双盲实验和单盲实验。双盲实验:在主试者与被试者都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情况下实施实验(单盲就是要么主试要么被试不知道实验目的)恒定法恒定法:当额外变量无法消除或很难消除时,使额外因素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以排除其变化对结果造成的干扰。比如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光照、温度等的恒定。随机取样法随机取样法:平衡被试间个体差异因素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以抽取被试样本和被试分组来实现该方法从理论上保证被试的代表性,不同实验处理组的被试特质基本处于相同水平,以此来保证不同组实验结果的可比性。比如被试的随机取样、随机分组,实验刺激的随机呈现等。等组匹配法等组匹配法:根据被试某些方面的特征或行为表现,将被试认为地划分为具有相同特制的若干组,使各组特制基本相同。比如将20名男性和30名女性均匀分配到两组,各组分别有10名男性15名女性。抵消平衡法抵消平衡法:在额外变量既不能消除也不能保持恒定的情况下,通过实验程序设计的方法抵消或平衡额外因素带来的误差。通常其用来应对实验中的顺序误差、。如何对教育实验研究中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般有三种方法:1、对部分被试变量及暂时被试变量的控制方法:被试变量是指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被试间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特征。例如年龄、性别、民族、文化及其他较为稳定的个体差异;暂时的被试变量是指非持续性的被试机能状态,例如疲劳、兴奋水平、诱因等等。对这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包括用指导语控制,主试对被试者的态度应予规范化,双盲实验法,控制被试者的个体差异和实验组、控制组法。2、对环境变量及部分被试变量的控制方法:主要指不作为自变量的环境方面的因素,实验执行中所产生的无关变异因素,及部分被试变量或暂时被试变量因素。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操作控制的方法,主要指主试着的具体操作,排除一些变异因素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即无关变量的消除和无关变量的保持恒定;(2)设计控制的方法,即通过实验设计,控制实验结果中可能混进的无关变量效果,包括无关变量效果的平衡(将被试分为两个无关变量相等的组:控制组和实验组),无关变量效果的抵消(令该组内每个被试分别接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包括完全被试内设计和不完全被试内设计)和随机化法、配对法。(3)统计控制的方法,包括无关变量的。什么是教学的双边性规律 就是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的“现代版”。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教与学互动的结果。“双边性”,主要指教育过程中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是,在“教(授)”与“学(习)。生产经营单位的什么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安全生产法》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

#实验设计#控制变量#统计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