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征蓬出汉塞表现手法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0-08-12知识18

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汉家边塞,飞入胡人境地。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内心抑郁激愤之情。\ 蓬草随风飘荡出了汉的边界,南归的大雁飞向塞外的天空.这里作者把自己比喻成蓬草和离家的大雁,通过渲染边塞凄凉的气氛,来衬托作者内心的凄凉,表达出作者内心对家乡的留恋与即将离开的无奈.征蓬出汉塞,归雁洛阳边 怎么用了比喻的修辞,为什么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抑郁和激愤? 你这两句可是分属两首诗歌的,前一句应为“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出自《使至塞上》;后一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自《次北固山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意思是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诗人以“蓬”2113、“雁”自比,用比5261喻的手法,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4102一样出临“汉塞”,象1653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出自唐代王维《使至塞上》,原文为: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运用比喻修辞,表现出诗人内心抑郁、激愤的情感。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