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成功后,清帝退位,建立民国,随后中国南北陷入军阀混战之中。
袁世凯的死标志着军阀混战时期的开始。北京接连处于几个军人的控制之下,各省的地方势力对这些军人的服从常常仅停留在口头上。1917年,段祺瑞以"讨逆军"成功镇压张勋的复辟闹剧,"再造共和",却拒绝恢复国会,并欲废止临时约法。段祺瑞的行径招来了南方五省的反对,护法运动展开,中国陷入南北分裂。自此时起,至1929年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分裂与争战的状态竟在中国持续了十余年,以"军阀混战"的特色为今人所熟知。
在辛亥革命之后,满清政府走向了终结,孙中山为了能够保护辛亥革命的成果,立刻领导南京临时政府出台了约法,孙中山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当时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权利,把总统制改为了内阁制。
袁世凯野心勃勃,又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权利受到了制约,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袁世凯策划刺杀宋教仁,后来袁世凯还发动了善后大借款,想要扩充军队,增长自己的实力。不仅如此,袁世凯还免除了好几个有国民党身份都督职务。从袁世凯的所作所为都可以看得出他想借武力消灭国民党,孙中山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立刻从日本回国主张用武力讨伐袁世凯。
二次革命也就在这样的局势下爆发了,然而看似声势浩大的二次革命在实际上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一方面宣布独立的各个省份大多都只是名义上的独立而已,当时真正支持革命的只有江苏省,上海市以及广东省,而且在另一个方面主张讨伐袁世凯的革命党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他们只能够依靠支持革命的地方势力,而袁世凯当时有着强大的后备主力。所以在武装力量上,反对袁世凯的革命党受到了制肘,二次革命仅仅只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宣告失败了。
在这次革命之后,袁世凯迫使国会选举自己成为正式大总统,之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废除了临时约法,把内阁制改为了总统制,想要实现自己独揽大权的愿望。在1915年的时候,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意图复辟,袁世凯想要推翻共和制度,又把中国带回到当初的封建王朝时代,袁世凯的狼子野心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抵制,所以后期爆发了护国战争,云南总督唐继尧联合蔡鄂和李烈钧等人在云南宣布独立成立了军政府出兵讨伐袁世凯。护国运动爆发之后,袁世凯忧愤而死,后来黎元洪出任了大总统,随着袁世凯的去世,张作霖,徐世昌等北洋军阀开始分裂,后期上演了一场军阀大乱斗。
虽然说当时黎元洪出任了大总统,但是北洋政府的实际权利掌控在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集团的,黎元洪心生不满和总理段祺瑞之间爆发了府院之争。当时黎元洪邀请了以张勋为首的督军集团入京调解纷争,但是张勋在入京之后主张解散国会,想要拥立溥仪复位,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段祺瑞镇压,而黎元洪也引咎辞职。之后冯国璋接替了黎元洪出任大总统。当时段祺瑞在北京成立了新政府,他拒绝恢复临时约法,而且想要实现个人独裁统治,这样的想法在当时自然是不被接受的,孙中山抵达了广州发动了护法运动。
一开始孙中山出任广州军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但是他们二人都不愿意受孙中山指挥,后来都拒绝出任政府职位,就这样孙中山变成了光杆司令,根本就没有办法去指挥西南各派的军阀。当时除了广州军政府貌合神离以外,北洋政府也是内斗不止,袁世凯在去世之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了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派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派,两个派别开始明争暗斗。在对待广州军政府的态度上,冯国璋主张的是和平统一,因为他想借此去讨好西南军阀保护住自己的利益,但是段祺瑞所主张的是武力统一借此来扩大自己派系的势力。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护法军和北洋军在湖南开战,因为当时南北双方的内部不和,所以这场战争刚开始没多久,就各种怪事频发。因为段祺瑞派系在前线倒戈,致使段祺瑞镇压护法运动的计划破产了,而他也被迫辞去了总理的职务,之后冯国璋正式颁布了停战令。但是当时孙中山坚决反对调和,他主张把护法运动进行到底,唐继尧和陆荣廷等人本就看不惯孙中山大权独揽,所以在取得了四川和湖南之后,他们无视孙中山的声明,下令前线各军停战。
冯国璋和西南军阀议和之后,段祺瑞联合张作霖,阎锡山等十三省的督军威逼冯国璋,他们要求武力讨伐南方护法各省,迫于无奈冯国璋被迫放弃了议和,也恢复段祺瑞总理的职位。在当时的背景之下,段祺瑞派和冯国璋派关系愈演愈烈,矛盾越来越多,两派最终彻底走向了分裂。
在冯国璋病逝之后,曹锟继任了直系派的军阀头领,直接和段祺瑞派系公开决裂,两个派系大战一触即发,为了能够扳倒段祺瑞直系派和奉系达成了同盟,奉系派的张作霖此时从东北入关,吴佩孚也从湖南北上,一时之间北京附近云集了两个派系数10万大军。后来战争爆发,本来以为会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斗争,结果直系派的吴佩孚表现出了罕见的军事才能,在短短5天的时间内就击败了皖系东西两路的大军,张作霖的奉军当时都还没有参加战斗,整个大战就已经结束了。之后段祺瑞通过电话辞职,这场战争也终于结束了,而吴佩孚也一战成名。
段祺瑞的下台并没有终止军阀之间的混战,后来直奉两系联合控制了北京的政权,可是奉系在直皖战争当中并没有出力,而且在战争以后肆意抢夺皖系的遗产,导致整个直系派非常的不满,新一轮的军阀斗争就此展开。后来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在退守东北之后为了能够彻底击败直系,他联合了皖系,浙江督军卢永祥以及孙中山一起结成了反之同盟,进行南北夹击。当时直系派的孙传芳被南北夹击,溃不成军,潜逃日本。此时张作霖占尽了优势,但是遇到吴佩孚依旧无可奈何,最终直系派掌握了主动权,然而就在当时直系内部发生了内斗。
冯玉祥倒戈,吴佩孚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马上率军援助北京。但是因为孤立无援,最终失败,直军全面崩溃。在这第2次直奉战争结束之后,张作霖和冯玉祥为了互相牵制,两个人共同推波助澜,让段祺瑞为临时执政,然后两人划分了直皖两系的大部分地盘。后来张作霖因为冯玉祥的背叛被夺走了很多地盘,后期他联络了,同样被冯玉祥背叛的吴佩孚共同对抗冯玉祥。经历了数次大战北洋军阀,最终形成了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三大巨头各据一方的局面,在北伐军阀大乱斗的同时,西南军阀也经过了一轮全新的洗牌。
军阀混战是民国时期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也可以说是民国时期的主要特征。民国军阀派系众多,每个军阀都控制着一片固定的区域。军阀混战发生的社会原因:从主观上说,军阀想要获得更多的地盘和权力,所以开始发起争夺战争;从客观上说,中央政府缺乏威信,无法管制军阀,军队缺乏法纪,人民生活贫苦,国库财政空虚,列强对不同军阀的扶持,加剧了军阀之间的利益冲突。
军阀混战造成政局的动荡,军阀的割据、纷争乃至混战,使社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给广大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