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药典中培养基的促生长试验 食品微生物检验用的培养基需要做适用性试验吗?

2020-08-12知识11

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培养基适用性对照培养基怎么做 您好、对照培养基只能在中检所购买,自己是没法生产对照培养基的。对照试验可以参照相关标准。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的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检验数量是指一次试验所用供试品最小包装容器的数量。除另有规定外,出厂产品按表1规定;上市产品监督检验按表2、表3规定。表1、表2、表3中最少检验数量不包括阳性对照试验的供试品用量。一般情况下,供试品无菌检查若采用薄膜过滤法,应增加1/2的最小检验数量作阳性对照用;若采用直接接种法,应增加供试品1支(或瓶)作阳性对照用。(注:《中国药典》2010版三部附录ⅩⅡA无菌检查法为“抽验数量 系指一次试验所用供试品最小包装容器的数量(支或瓶),成品每亚批均应进行无菌检查。除另有规定外,原液、半成品和成品按表1规定,上市产品监督检验按表2规定。是指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总量(g或ml)。除另有规定外,每份培养基接种的供试品量按表2、表3规定。若每支(瓶)供试品的装量按规定足够接种两份培养基,则应分别接种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改良马丁培养基。采用薄膜过滤法时,检验量应不少于直接接种法的总接种量,只要供试品特性允许,应将所有容器内的全部内容物过滤。(注:《中国药典》2010版三部附录ⅩⅡA无菌检查法为“接种量 系指每个最小包装的最少取样量(ml或g),接种供试品量按表3规定。若采用直接接种法,按接种量要求等量分别接种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如何判断微生物是否生长良好? 在《中国药典》2015版控制菌培养基适用性验证处,【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査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试验…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培养基适用性对照培养基怎么做 您好、对照培养基只能在中检所购买,自己是没法生产对照培养基的。对照试验可以参照相关标准。。2015版药典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纯化水的微生物检验涉及到一下几个相关行业:制药、医疗器械及化妆品等。15版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适用性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2015中国药典控制菌检查法系用于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检查供试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微生物。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辅料是否符合相应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包括样品取样量和结果判断等。本检查法可采用替代的微生物检查法,包括自动检测方法,但必须证明替代方法等效于药典规定的检查方法。供试液制备及实验环境要求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如果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应尽可能去除或中和。供试品检查时,若使用了中和剂或灭活剂,应确认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供试液制备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应确认其对微生物无毒性以及与所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的相容性。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供试品控制菌检查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控制菌检查。若检验程序或产品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控制菌检查方法应重新进行适用性试验。菌种及菌液制备菌种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 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的供试品处理及接种培养基 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进行。薄膜过滤法应优先采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也可使用一般薄膜过滤器。无菌检查用的滤膜孔径应不大于0.45μm。直径约为50mm。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抗生素供试品应选择低吸附的滤器及滤膜。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油类供试品,其滤膜和过滤器在使用前应充分干燥。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一般为100ml,总冲洗量不得超过1000ml,以避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水溶液供试品取规定量,直接过滤,或混合至含适量稀释液的无菌容器内,混匀,立即过滤。如供试品具有抑菌作用或含防腐剂,须用冲洗液冲洗滤膜,冲洗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所用的冲洗量、冲洗方法同方法验证试验。冲洗后,如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分别将100ml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加入相应的滤筒内。如采用一般薄膜过滤器,取出滤膜,将其分成3等份,分别置于含50ml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容器中,其中一。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控制菌检查 控制菌检查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检查。菌种对试验菌种的要求同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l0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003]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CMCC(B)50094〕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10104〕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6494l]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001〕菌液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lml含菌数为10~100cfu的菌悬液。菌悬液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 ℃可在24小时内使用。适用性检查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项目包括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能力的检查。各培养基的检测项目及所用菌株见表2。表2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

#对照实验#无菌技术#微生物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