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打人、咬人、说脏话?2~4岁的适龄表现,是家长要过的第一道关卡

2020-07-19新闻18

当孩子进入“第一叛逆期”,最早从2岁开始,家长的感受就已经很明显了。

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事,甚至他对这件事原本没有偏见,也常常用“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时候的家长,该怎么办?

1、当孩子学会说“不”

孩子没有自理能力的时候,吃饭喝水都要大人的帮助,没有拒绝的权利。

但自从他们认识到“不”这个字的魔力,便开始不自觉地使用它,并且越用越觉得好用。

“不,不穿这件衣服!”

“不,不洗澡!”

“不,不吃这个!”

这是孩子从意识上最早开始的与父母的分离。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感受与他人分离的快乐,并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优秀的个人品质。

了解到这一点后,父母还需要反思。想一想,是不是平日面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经常采取命令、要求的态度和语气,甚至简单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行为?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孩子习得的也将是粗暴的处理方式。

简言之,面对叛逆期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办法是接纳,并引导。

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即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让孩子做一道选择题。

如,进家后,父母与其命令孩子“不要把鞋子放在床上”,不如换成可供孩子选择的陈述句“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或是放在鞋架上。”

睡觉的时候,父母给出的选择可以是“咱们是现在上床,还是五分钟后上床?”

2、当孩子打人、咬人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最常见的是打人和咬人,最常出现在分食物不顺心、玩耍的时候感觉受到侵犯、不愿意分享玩具给别人的时候。

几次以后,家长常常以为自己的孩子天生就是个“小霸王”,为此揪心不已。

这一时期的孩子,实际上处于“肢体敏感期”,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等,甚至发展到打人咬人等(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肌肉运动的练习)。

这阶段的孩子会表现的非常活泼好动,甚至是“搞破坏”,家长千万不要因此而责备孩子。

正确做法是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

和他一起进行游戏运动,使各种肌肉得到训练,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孩子的肢体灵敏度得到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孩子与小伙伴产生了扭打纠纷,成人应该适时干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告诉孩子哪些动作是危险的,比如卡脖子、用力推搡、用东西砸人等,这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

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这一类家庭中的孩子具有较柔和的性格和较少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他表达自己的情绪拥有更多途径。

3、当孩子学会说脏话

孩子能够走出家门,就开始与同龄小朋友结伴,拥有自己的交友圈。

他的社交生活一旦顺利进行,粗话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会经常脱口而出。

这是孩子正处于语言发育敏感期的表现,他们分不出脏话的意义,却看得出某些词语引起了大人的反应。

大人表现越明显,他们心中对这种语言的力量就越确认,越发喜欢用这种语言引发别人的关注。

当孩子第一次说粗话时,父母不妨对他说:“这句话不好听,宝宝不应该这么说的。”然后教导他正确的疏导情绪的方法,倾听他的倾诉。

如果以后再听到他说粗话就故意闷不吭声,让他以为这种话无法与大人沟通,自然而然就会改掉了。

孩子在长大过程中,是不断在学习新词汇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确的语言方法,粗话的新鲜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因此大惊小怪反而会造成反效果。

在成长过程中,文明的语言环境也很重要。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对待一件事情是什么样的态度,孩子也就很容易继承这样的态度。

如果父亲经常家暴,说脏话,骂骂咧咧,孩子也会很容易情绪激动,出口成脏。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就先改变自己。

孩子出现种种叛逆情况,家长也许会陷入苦恼和焦虑,觉得力不从心,要么就觉得“为什么摊上这么一个孩子?”要么就焦虑“是我做得还不够好吗?”

但换一个角度想想,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必然趋势呀。

而我们作为大人,该做的是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并帮助他找到自由的界限,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孩子#说脏话#父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