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两个楚怀王,却只有半个能用,一个半都是无用之人

2020-07-19新闻5

历史上有两位楚怀王。一个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熊槐,轻信人言,被骗后客死在秦;另一个是秦末的熊心,被各位起义领袖立为“楚怀王”,后来被尊为“义帝”,是“亡秦”战争中的精神领袖,后为项羽谋杀。

后人为了对这两人进行区别,也常称熊槐为“前怀王”,称熊心为“后怀王”。

被起义军发掘于民间,职业放羊人,项氏叔侄听了谋士范增的建议,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后因自主意识萌发,不甘心做个吉祥物,被项羽灭了,生死从未由己,也算是个可怜而无用之人。

楚怀王,是一个悲剧人物。

他的历史要分为前期和后期。

后期就是大家看到的心胸狭窄、没有主见、忠奸不分、缺少谋略。

后人甚至作曲嘲笑之。

殿前欢·楚怀王

翻译成现代话说就是:楚怀王不辨忠良,把忠心耿耿的屈原逼得投了汨罗江。读罢《离骚》我空自惆怅。屈子的精神品格可与日月争光。伤心之余只有苦笑一场。笑你这个三闾大夫心性太强,为什么不旷达超脱心胸开放?与其说是江水玷污了你,不如说是你玷污了汨罗江。

楚怀王前期还是励精图治的。

但前期,他还是比较不错的。继位以后他励精图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楚国一度到达顶峰。年轻的楚怀王雄心勃勃,力图有所作为。在楚怀王的支持下,屈原在楚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国家的兴衰在于人才,因此屈原殚精竭虑。要建立起严明的法律,制定公开的用人标准,以求各国的人才重新回流到楚国,使楚国重新焕发青春。屈原的改革,严重威胁到了强权贵族们的利益,因此遭到了贵族们强烈的抵抗,他们开始污蔑诋毁屈原,听信了谗言的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年轻没有经验的楚怀王,无力对抗权贵集团的强大势力,屈原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改革事业就此中断。在各国争相变法的同时,楚国却沿着旧节奏缓慢地走下去,权贵集团的惰性和内争,断送了楚国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

楚怀王的性格注定了他不适合生存在那个虎狼时代。

说来说去,是因为楚前怀王无法撼动权贵集团的庞大势力,转而经略国外事物,但由于他性格上的弱点——性情宽厚,率直天真,注定了他不适合在那个虎狼的时代生存。

所以我们说两个楚怀王,只有半个能用,原因也在于此!

#先秦时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