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谓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五月,戊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资治通鉴·唐记十五》
649年,身体渐渐不支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夏天到翠微宫避暑,正是在翠微宫,李世民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遂开始为太子李治的登基布局。经过深思熟虑,李世民为李治准备了三位顾命大臣,希望在他去后,他们能够尽心辅佐李治,为大唐保驾护航。
李世民向来善于驭下,对此三人也做了不同的安排,《资治通鉴》详细记载了这其中的一切,而这三人正是李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李世民对他们的安排颇有深意,比如说李勣。
李勣是唐初名将,在李唐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况且他是仅有的几位有将帅之才的名将,在名将如云的唐初是和李靖齐名的存在。
李靖已经年近八十,李勣就成了最为重要的名将,地位很高,李治自然很需要这样的一个名将,但是李治向来仁弱,而且没有上过战场,这样的一个帝王如何压得住战功赫赫的李勣?
李世民是思虑了很久的,因此他才和李治有了上面那段话,李世民叮嘱李治,他现在会将李勣外放到外地为官,如果李勣毫不犹豫就去上任,那么李治登基之后就可以将李勣任命为仆射,位居宰相;如果李勣有所犹豫,那么就杀了他。
李世民的这个做法颇有深意,他的目的就是让李勣对李治这个皇帝忠诚,也可以说是对大唐的皇帝忠诚,身为大将,皇帝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问理由,不质疑缘由。但是忠诚这件事是很难说的,李世民不可能直接召见李勣,让他对李治效忠,那样的效果不大。
所以李世民直接以行动来让李勣效忠,在李世民病重的关键时刻,将李勣外放为叠州都督,这是一件大事,李勣如果对皇帝忠诚,听皇帝的话,那么就不会对此有异议,直接就去上任,如果他对这件事有异议,想要问个究竟,想要探知李世民的身体情况也大唐的未来等等,那么这样的一个武将是不合格的。
实际上,李世民就是用外放这件事通知李勣要听话,现在听自己的,未来听李治的,而李勣是怎么做的呢?他完全猜到了李世民的用意,连家都没有回,直接就去赴任了。李世民和李勣这对君臣,在没有见面的情况下,就这样完成了一种特殊情况的托孤。
相比于李勣,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安排则简单了很多,两人更多的是以文臣的形式存在的,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很深,是李世民最为信任的人之人,两人算是发小,又李世民娶了长孙无忌的亲妹妹,亲上加亲。
李唐在隋末起事后,长孙无忌一直追随李世民,是李世民最忠实的追随者,而且他还是李治的亲舅舅,自然会成为李治的最强助力,所以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
“朕今悉以后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
而对褚遂良的安排更有意思了,他对褚遂良说:
“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
由此可见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信任和爱护。李世民为李治留下这三位顾命大臣,可谓用心良苦,但是李世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正是他留下的这三个人,在未来为大唐埋下了隐患,让一个女人脱颖而出,建立了武周政权,这个女人,相信大家都知道,即武则天。
那么,这三位顾命大臣是如何“帮”了武则天呢?实际上,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武则天从李世民的一个才人变成了李治的皇后,做了皇后的武则天才在后来渐渐掌权,有了拥有天下的野心。
当然,并不是说这三位顾命大臣支持武则天做皇后,而是他们的做法便宜了武则天。李治想要废王立武的时候,其实心志并不坚定,他也害怕大臣们都不愿意,所以他想先说服自己的舅舅、百官之首长孙无忌,《资治通鉴》记载:
乃与昭仪幸太尉长孙无忌第,酣饮极欢,席上拜无忌宠姬子三人皆为朝散大夫,仍载金宝缯锦十车以赐无忌。上因从容言皇后无子以讽无忌,无忌对以他语,竟不顺旨,上及昭仪皆不悦而罢。昭仪又令母杨氏诣无忌第,屡有祈请,无忌终不许。礼部尚书许敬宗亦数劝无忌,无忌厉色折之。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治这个皇帝在长孙无忌这个臣子面前的姿态摆得极低,即便如此,长孙无忌甚至都不肯让李治将自己的请求说出来。
说起来,李治这个皇帝做的也真是憋屈,长孙无忌固然是他的亲舅舅,但也已经到了把持朝政的程度了,他的话语权很明显是高于李治的, 这让李治恨上了这个舅舅。
长孙无忌代表的是关陇贵族的势力,对李治形成了掣肘,这是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李世民在位的时候,长孙无忌很低调,但李治为帝的时候就不是那回事了,仁弱的李治完全压制不住这个舅舅,甚至还任由其摆布,这让李治如何甘心?
所以在武则天的撺掇下,李治下定决心打击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长孙无忌这些人越是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李治就越是想要武则天做皇后。
当长孙无忌召见当时的宰相们的时候,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四人的表现很有意思,首先李勣称病不肯参加这样的争斗,而于志宁又不敢说话,坚决反对的就只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褚遂良始终记得李世民的话,要保护好长孙无忌,所以他让长孙无忌不要说话,而由自己出面阻止李治废王立武。
褚遂良的办法就是死争,说到动情处,他“置笏于殿阶,解巾叩头流血”而请求回家种地,褚遂良依仗的就是自己顾命大臣的身份,“有罪不得加刑”,逼的李治仓促结束了这次会议。
这次不愉快的会议让李治很是头疼,他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服这些大臣答应立武则天为皇后,而他自己是不会退让的,当这件事处于僵局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李勣,李勣一句话让李治豁然开朗,那么,李勣是怎么说的呢?《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句话,正是:“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这句话可以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了,虽然看起来李勣持中立态度,认为这是李治的家事,但细想一下就知道,李勣是站在了李治这一边,算是同意立武则天为皇后,李勣的态度给了李治很大的助力,“上意遂决”。
很快,废王立武就变成了现实,而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们并没有落得好下场,褚遂良被贬到了潭州做都督,后来又换个好几个地方,几年之后死在了任上,而长孙无忌则在几年后被许敬宗诬陷,被流放到了黔州,并被逼自杀,长孙家也被抄家,长孙无忌的子孙辈流放岭南。
一代权臣长孙无忌落得这样的下场令人唏嘘,但他能有这样的结局也并非没有预兆,吴王李恪在临死的时候就曾说:“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李恪为什么如此恨长孙无忌呢?就因为永徽年间,长孙无忌为了权力,在房遗爱谋反案中对李唐王室大家株连,让李唐王室折损了很多位高权重的王室成员,比如任司空的吴王李恪、任太常卿的江夏王李道宗、还有李恪的弟弟蜀王李愔等等,这几位都是被长孙无忌强扯进房遗爱谋反案中的。
长孙无忌的这次大动作,让李唐王室折损很大,所以李恪才在临死的时候如此恨长孙无忌,而也正是长孙无忌的所作所为,让李治在废王立武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多少李唐王室成员的阻拦,毕竟素有威望的那几个人都已经被长孙无忌弄死了,所以李治和武则天受到的阻力又减少了几分。
长孙无忌在临死之前或许也想到了李恪当初的话,或许长孙无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后悔了,后悔自己为了权力,整死了那么多人,也让自己的结局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如果我们再将时间拉长,那么,就会看到李世民在临终之际最后的谋算,实在是为大唐埋下了祸患的种子倒是便宜了武则天。李世民不可谓不精明,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三个人,他自己完全能压制的住,他们能为李世民的文治武功锦上添花。
而三人到了李治手上,则很难发挥完美的作用,至少在废王立武这件事上,这三人就成了武则天的“助力”,李世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精心留下的三人竟然便宜了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