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几句铿锵有力的唱词,从兰溪七旬老汉郑寿根的口中唱出,荡气回肠。今年76岁的郑寿根从小便喜欢读《三国演义》,工作后依然热爱,退休后更是痴迷。在他看来,《三国演义》中的每一个人物和故事都值得探究。
郑寿根退休后,兴趣使然,深入石刻艺术而不能自拔。“刚开始只是喜欢收集好看的石头,后来开始学刻字,慢慢接触到刻画。”从2013年开始,他用了5年时间,在石头上刻画了200位《三国演义》人物,刻写3.4万余文字,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认证。他说,在石头之上论英雄,别有一番趣味。
热爱三国,从关羽开始刻起
郑寿根是兰溪名厨,14岁开始进餐馆学艺,直到60岁退休。“我在厨艺界崭露头角,是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场烹饪大赛,我把《三国演义》中的元素融进去。”郑寿根从小就喜欢读《三国演义》,曾多次去诸葛亮后裔聚居地诸葛八卦村考察。比赛中,他独创了《诸葛八卦宴》,其中有“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火烧藤甲”“三足鼎立”“诸葛战车”等菜品,最终获得亚军。
因为平日工作繁忙,郑寿根读《三国演义》断断续续,没有系统地思考。退休后,他主持编撰了《兰溪菜谱》,其中多个名菜与《三国演义》相关,有的菜还直接用诸葛亮、刘备、周瑜等三国人物命名。厨师必备的技能是食品雕刻,因而郑寿根对石刻艺术也很喜欢。
“我刚开始刻的是字,所选的石材都是我从兰江边捡来的。”朋友们看到郑寿根的石刻线条精美,便建议他试着刻画。他一开始觉得不可思议,也不知道该刻谁。2013年7月,郑寿根在朋友的鼓励下,初次尝试《三国演义》人物的刻画。
“我家有60版《三国演义》连环画,我以此为模板,第一个刻画的人物是关羽。”在《三国演义》里,关羽是郑寿根最敬佩的人物之一,可是刻画起来却有些难。在石头正面刻画人物五官时,不小心手一抖,整个人就会变形,需要全部磨掉重新刻;在石头背面,还需要刻写高度5毫米、宽度10毫米的人物传记,刻写时连眼睛都不能眨一下。他说,仅关羽一个人物,他不知道磨了刻、刻了磨多少次,足足花了两个多星期才勉强完成。
“关羽刻画好的那一刹那,我激动地跳了起来。”郑寿根说,朋友们觉得一块太少,鼓励他多刻几块,于是他就想到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接着刻画了刘备和张飞。“既然有了‘刘关张’,那就凑齐五虎上将吧。”郑寿根在刻画了赵云、黄忠、马超之后一发不可收,心中冒出一个想法:刻画系列人物。
捡石刻画,在石头上论英雄
“《水浒传》里有108将,各个特点鲜明,你可以刻画他们。”朋友们这样建议,可郑寿根摇了摇头说:“要超过水浒,刻上200个人物。”其实,他心里早已有了想法。他说,《三国演义》里按照前后出场顺路有1000多人,选择200位进行刻画不成问题。
郑寿根从1960版《三国演义》连环画以及图书馆、网络上寻找人物肖像素材。“人物选择容易,但适合刻画的石材难寻。”闲时,他总会坐在电脑旁看卫星地图,沿着兰江查找砂石场。他说,从衢州江山到建德梅城,从兰溪马公滩到金华燕尾洲,每个砂石场他都去过,路程远的坐公交车,路程近的骑摩托车,每次出门至少跑两三个砂石场,经常早出晚归。
“运气最好时,一次性捡到20多块石头,最大的一块有30多公斤,有时候还会碰到木化石。”越是奇特的石头,郑寿根越喜欢。他说,刻画人物的石头一般选用黑石,乍一看,它在江边时与普通石块没有区别,但经过打磨、抛光后,石头便会透出乌黑发亮的光泽。
“一般来说,武将的石块选材要大一些,因为他们通常都骑着马。人物姿态不同,对应的石头也不一样,站立的人物需要长条形的石头。”从拣石、绘画到雕刻,完成一个作品需要42道工序,郑寿根在工作台上通常一坐就是大半天。郑寿根说,《三国演义》人物中最难刻的是貂蝉,她的脸部形态反反复复刻画了十几次才完成。
在郑寿根的工作室里,每一个石头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明,线条明晰,古朴精美。记者看到,人物刻画最多的一块石头“十常侍”,上面每个人物的神色、姿态都栩栩如生。郑寿根用了5年时间,把自己曾经许下的刻画目标完成了:200个《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加上首石、地图及后记,共采用203块石头,刻上34438个汉字和410颗印章。
如今,郑寿根的工作室时常有人慕名前来参观,他就多了一重身份:义务讲解员。“每个来参观的人我都很乐意为他们讲解,英雄的故事说了一遍又一遍。”郑寿根说,又的参观者想购买《三国演义》人物刻石,但他不舍得卖,只想把它当成一份礼物,留给后人。
值得一提的是,郑寿根还申报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之最,并获得了认证。目前,他正在读《红楼梦》,打算刻画金陵十二钗,加上贾宝玉,组成新的刻画系列。他说,想把更多中国名著作品中的人物以新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
来源:金华新闻网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