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人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称为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称为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选择题

2021-04-28知识8

辨析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全部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不完整,不深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2、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3、感性认识是客观存在认识,仅仅证明了有、无;理性认识回答了为什么有、无.4、感性认识是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理性认识产生思想、理论.5、感性认识是量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质的认识.6、感性认识是时、空条件下的认识;理性认识不受时空限制.7、感性认识是普遍认识;理性认识是特殊认识.8、感性认识是有限认识;理性认识是无限认识.9、没有纯粹的、独立的感性认识,所有的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的指导、帮助下完成的.

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什么?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主要有概念、三方面的区别。一、概念不同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对,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在大脑中产生的反映形式。2、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二、形式不同1、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人对事物的最初反映,是主体的感官对内外环境适宜刺激物的反映形式。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为主体提供客观对象的整体映象。表象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外部形象在人的意识中的保存、再现或重组。2、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科学体系核心的逻辑要素。判断是反映事物关系的思维形式,是对事物的状况和性质有所判定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对某些判断分析和综合再引出新判断的过程。三、特点不同1、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生动性和具体性。要获得感性认识,必须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直接接触客观事物。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来源,是理性认识的基础。2、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多选题) ACEACDEABDAE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