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历史 灵璧县位于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383931安徽省东北部,县境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南北长82千米,东西宽36千米,灵璧县地势低平,地形为北高南低,呈西北东南倾斜。海拔27-18.5米,一般多在20米左右,地貌特征为“大平小不平”,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89.6%。灵璧县辖13个镇、6个乡:灵城镇、韦集镇、黄湾镇、娄庄镇、杨疃镇、尹集镇,浍沟镇、尤集镇、下楼镇、朝阳镇、渔沟镇、高楼镇、冯庙镇、向阳乡、朱集乡、大路乡、大庙乡、禅堂乡、虞姬乡.灵璧石产地灵璧县,汉为、夏丘等县地,属沛郡。后汉属沛国、下邳国(今江苏徐州沛县、邳州市)。北周改夏丘为晋陵县,隋复名夏丘,司下邳郡。唐省夏丘县入虹县,属宿州。宋史·地理志>;:元右元年(1086)析虹县之零壁镇置零壁县,政和七年(1117)改零壁为灵璧。元属归德府宿州。明清属凤阳府宿州。灵璧,除<;明史>;外,各史均作“灵璧”。如<;史记·项羽本记>;:项羽大破汉军,“追击至灵璧东”。《清史稿·地理志》:灵璧县“本虹县灵璧镇,宋始置县”。乾隆《灵璧县志》:旧名“零壁”,因县产磬石而“神之”,改名为“灵璧”。名胜。
灵璧的历史来历? 灵璧的历史来历:汉分属虹、谷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7623534阳、符离、夏丘、下邳诸县领辖。三国属魏之下邳。西晋属沛国;东晋属阳平郡。南北朝改阳平郡为谷阳郡,又置连城、高昌二县,灵璧县南郊隶属连城县。梁置临潼郡,北齐废为县,后又置潼郡,辖今县境北部。隋初属彭城郡;后改属下邳郡。唐初属谷阳县,隶徐州。显庆元年(656),夏丘更为虹,废谷阳入蕲县,灵璧县分属虹、蕲两县。元和四年(809),虹县部分属宿州,隶河南道。五代十国,灵璧县分属宿州、泗州之地。宋元佑元年(1086)析虹县的零璧镇置零璧县,属宿州,隶淮南东路;建炎后没于金。元初复立灵璧县,属宿州,隶河南归德府。至元四年(1267)改属泗州;十七年复属宿州。明初属宿州,洪武四年(1371),宿州改属临濠府;六年属中立府;七年属中书省凤阳府;后属凤阳府,直隶南京。清初沿明制。顺治二年(1645)改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改属安徽省,先后属凤阳府、凤颍六泗道管辖。中华民国元年(1912)4月废府州设县,灵璧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置道,属淮泗道。16年废道,又直属安徽省。21年,安徽省设10个行政区,灵璧县属第六行政区,24年改为9个行政。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有哪些乡镇?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辖13个镇、6个乡:灵城镇、韦集镇、黄湾镇、娄庄镇、杨疃镇、尹集镇、浍沟镇、尤集镇、下楼镇、朝阳镇、渔沟镇、高楼镇、冯庙镇、向阳乡、朱集乡、大路乡、大庙乡、禅堂乡、虞姬乡。灵璧县,别称霸王城、石都,安徽省宿州市辖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睢宁接壤。灵璧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耕地181万亩,辖6乡13镇和一个省级开发区。处于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辐射圈内,2011年获得徽商最佳投资区域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