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哪位朋友可以帮下忙? 研究型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指导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因素。本文结合我校两年多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着重从教师的来源与构成、研究型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的角色变化、教师的指导范围和任务、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论述了指导教师在研究型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并第一次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靠教师导之以行,化之以。
作为校长,如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从哪些方面着手,采取什么措施? 为保证高2113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充分挖掘并5261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4102程资源,通过自主开发、联合1653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教师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根据高中新课程方案要求及学生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一、指导思想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后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立足本校,全员参与,全面展开,切实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领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二、课程目标1、开发目标①主体性:课程编制以学校为主体,充分体现本校特色。课程编制充分尊重教师意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课程的编制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②基础性:课程编制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③发展性:课程编制应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④全面性:课程编制以全面的、互补的课程设置来促进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2、培养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②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
校本课程是以国家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在明晰了学校自己的办学宗旨、教育哲学理念的前提下,根据本学校本地区实际情况,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利用学校、当地社区和学生家族等课程资源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小组为开发主体,校长、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过程。它范围宽广、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能合理解决地区之间的不平稳问题。它的实施将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办出特色,有利于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的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有所长的未来人才。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1、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师普遍感到以开发符合学生、学校或地方特殊需要的课程方案为目标的校本课程才有可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我们认识到,学生不但有个别差异,也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课程得因应学生需要而不断地进行调整,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一个“实践—开发—反思—改进—再实践—再改进”的循环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