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动作电位的正后电位,有一段是超极化的,也就是说达到了静息电位之下,那么之后它是怎么恢复到静息电位的 超极化后恢复的原因

2021-04-28知识3

生物学里面的极化 去极化 复极化分别是什么意思 1、极化就是神经纤维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的状态,即表现为静息电位。2、去极化就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过程,即为去极化。3、复极化就是已经兴奋的神经纤维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即电位逐渐恢复为外正内负。扩展资料医学定义一般细胞的内部以细胞膜为界,内部具负电性,这种极性程度的减弱称为去极化。与此相反,其增强的,则称为超极化。去极化是通过向膜外的电流流动或改变外液的离子成分而产生的。对兴奋性膜使其在一定阈值以下去极化,则产生主动的去极化,也常产生极化方向的逆转(overshoot),但以后通过复极化(repolarization)而返回原来电位,称此为动作电位。神经细胞兴奋时将产生去极化,细胞兴奋产生的电位变化即为动作电位。参考资料来源:-细胞超极化参考资料来源:-去极化

为什么后去极化称为负后电位,后超级化称为正后电位? 去极化是静息电位减小,极化状态减弱(细胞内电位从-70mv到-50mv)。我的理解,去极化应该是一个上升支啊…

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 这个问题我总结并发表过2113,我给你解释,5261下附相应解释,不理解的大家一起探讨这个4102问题。静息电位与1653动作电位一、静息电位1、概念表述静息电位是指组织细胞静止状态下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呈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其值常为数十毫伏,并稳定在某一固定水平。2、产生条件(1)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平衡。就正离子来说,膜内K+浓度较高,约为膜外的30倍。膜外Na+浓度较高约为膜内的10倍。从负离子来看,膜外以Cl-为主,膜内则以大分子有机负离子(A-)为主。(2)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选择。在静息状态下,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则很小(Na+通道关闭),对膜内大分子A-则无通透性。3、产生过程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膜内A-因不能透过细胞膜被阻止在膜内。致使膜外正电荷增多,电位变正,膜内负电荷相对增多,电位变负,这样膜内外便形成一个电位差。当促使K+外流的浓度差和阻止K+外流的电位差这两种拮抗力量达到平衡时,使膜内外的电位差保持一个稳定状态,即静息电位。这就是说,细胞内外K+的不均匀分布和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是使细胞能保持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的基础,所以静息电位又称为K+的平衡电位。二、动作电位1、。

#超极化后恢复的原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