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 中提出了什么著名观点?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内容很丰富,包括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观点内容。《日知录》是笔记形式的著作。顾炎武曾把其内容概括上、中、下三篇。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文。《四库全书提要》对其内容有进一步的分述:“大抵前七卷皆论经义,八卷至十二皆论政事,十三卷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7613765世风,十四卷十五卷论礼制,十六卷十七卷论科举,十八卷至二十一卷皆论艺文,二十二卷至二十四卷杂论古义,二十五卷论古事真妄,二十六卷论史法,二十七卷论注书,二十八卷论杂事,二十九卷论兵及外国事,三十卷论天象术数,三十一卷论地理,三十二卷为杂考证”。潘未对此书评价很高:“意惟宋元名儒能为之,明三百年始未有也”。顾炎武的实学思想和基本观点在这部书中得到了系统的发挥。在对道器关系的论述上,顾炎武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他说:“盈天地之间者气也”(卷一《游魂为变》条),“非器则道无所寓”(卷一《形而下者谓之器》条),认为充满天地间的无非是气,气聚而为万物,散而为太虚。在对于鬼神看法上,顾炎武重人事而不迷信鬼神,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对于上帝、天神、地狱持否定的态度。。
顾炎武 日知录的译文 对于顾炎武,中学的历史上学习过。时隔多年,在我的印象中他只是一个明末的思想家,这个名字或许仅仅是一个历史考试的命题,顾炎武的血肉与精神似乎距离我是非常飘渺和遥远。
日知录集释的内容提要 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抗清志士顾炎武所著的《日知录》,是其积三十余年心力编次而成的,旨在资治,“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凡经义、吏治、财赋、史地、后事、艺文等,皆探其原委,考正得失,论据精详,文理通达,确是一部名山绝业之作。道光年间,青年学者黄汝成,以遂初堂三十二卷本为底本,参以阎、沈、钱、杨四家校本,并收录道光前九十余家学者对《日知录》的研究成果,成《日知录集释》一书,是为西溪草庐重刊本。此次整理校点即以西溪草庐本为底本,校勘中汲取了黄侃用雍正年间《日知录》抄本对校西溪草庐本《日知录》而成的《日知录校刊》成果,以恢复《日知录》原貌。对《日知录》、《日知录集释》的引文,尽量一一核对原书,纠谬正误。对文意出入不大者,则不作校改,对清代的避讳字则迳改。对一些清代的违碍语,如“胡虏”、“我大明”等,则改从抄本而出校记。对《日知录》引文,尽量补足出版。阎若璩之后李遇孙所著之《日知录续补正》、丁晏所著之《日知录校正》、俞樾所著之《日知录小笺》俱为黄汝成所未见者,择其精要,编入《日知录》相应各条之后。附录有《谲觚十事》、《日知录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