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杂阿含经 卷第三十二 杂阿含经的名称

2021-04-28知识11

杂阿含经的内容 南朝宋时大秦僧人求那跋陀罗(约435年—453年)译出汉文,但在中国被视为小乘佛教,流传不广。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1303035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述,现存历代异译本39种。都是从大部中撮要别译。这些异译本大多依中亚或北印度流行的传本译出,各出自何派,尚无定论。《杂阿含经》与南传《相应部经典》大体相应,但后者无论在经典内容还是经文编排方面都比前者更有系统性。有的学者认为此经有受大乘思想影响的痕迹。《长阿含经序》记《杂阿含经》有四分十诵,但现存刻本品目均不全,且经文多有重复,似译出后未作系统整理。《大智度论》卷八十五有“弟子所说佛所说”、“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道品”、“结集”等四分之说,与现行刻本大体相同,但顺序略异。现代佛学家吕澄依据《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作《杂阿含刊定记》,调整后的四分十诵次第是: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分有六诵,即五取蕴诵、六处诵、缘起诵、食诵、谛诵、界诵佛弟子所说佛所说分有二诵,即佛弟子所说诵和佛所说诵道品分为念住等诵结集分有八众诵。此经主要内容可分为三部分:联系比丘修习禅定讲述佛教教义.主张“善摄诸根”,“内寂其心,如实观察”。

什么是四十二张经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伊存授卢景佛经之后六十八年,开始有了汉译本的佛经出现,名为《四十二章经》,是中印度人竺法兰所译。他在永平初和另一高僧迦叶摩腾相偕来中国。迦叶摩腾自然也参加了这项翻译工作。经凡四十二章,故以之为名。乃连缀大小乘佛法而成,虽不精微,但确是佛经汉译的伊始。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一卷。包含四十二篇短短的经文。一般认为是最早的汉译佛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四十二章经》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观察于佛,则佛之全体大用明。近有日本人作一论曰‘佛身论’,都十万言,皆不能出四十二章经第一段意义之范围也。“四十二章”者,一经之别目;以此经分段为义,有四十二段故。‘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凡佛所说真理皆可曰经。经又训为常,以所说为常法故。此经以四十二段经文,摄佛说一切因果大义,故名四十二章经。

杂阿含经的名称 梵名Sam。yukta^gama,巴利名Sam。yutta-nika^ya。音译作散瑜乞怛迦阿甘。凡五十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为北传四阿含之一。关于杂阿含名称之由来,据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举,此经乃佛陀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等讲说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之教说,今集为一部,称杂阿含。又据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二载,以汇集文句之杂者,故称杂阿含。另据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杂阿含,乃阐明诸禅定,为坐禅人所必习之法门。又据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载,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故称杂阿笈摩(杂阿含)。

#杂阿含经 卷第三十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