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可怜正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021-04-28知识1

\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2113月凉露下降的初5261月夜,滴滴4102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1653,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内致的弓。白居易容的古诗作品《暮江吟》的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释】1、可怜:可爱2、真珠:即珍珠。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3、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翻译】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自哪一首诗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赏析《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自哪首诗? 出自唐2113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5261吟》。这首诗是作者的一首描景小诗。4102公元821年秋的一天1653傍晚,诗人到曲江边游玩。面对这美丽的江边景色,诗人惊叹不已,十分喜爱,就写了这首《暮江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全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译文:落日的余晖清洒柔和地照在江面上,呈现出一半碧绿一半殷红。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之夜啊,露水像珍珠一样月亮像弯弓一样美。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谷,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可怜正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