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二氟甲烷遇一氧化碳产生什么,对人体的危害?
氯甲烷长期接触对人体有多大危害 三氯甲烷又称氯仿,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其可以致癌。氯仿有中等毒性,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进入机体。它是一种强的心脏血管抑制剂,对肝脏、肾脏也有毒性,可能造成肝脏的肿大和坏死。同时,它对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抑制作用。其主要急性毒性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眼及皮肤有刺激作用,并能损害心脏、肝脏、肾脏,另外可脱脂。人口服10ml(140mg/kg)可致命。氯仿的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患者先兴奋后麻醉,出现肝、肾损伤等,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心室纤颤而死亡。皮肤若接触氯仿可出现红斑、水肿、水疱、冻伤等。长期接触氯仿者,主要出现肝脏损害,并伴有消化不良、抑郁、失眠、共济失调等。少数人可引起嗜氯仿癖,饮酒还可增加氯仿的肝脏毒性。
一氯二氟甲烷引起的温室效应对大气有何害处? 一氯二氟甲烷属于ODS物质,学名叫做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物质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大气中滞留的时间很长。典型的是氟利昂。在它发明之初这种稳定性还被作为一个重要的优点。但是它的“稳定”是在大气层中下部的稳定。在到达10公里以上的大气层后,ODS物质可以提供自由的Cl和Br等来消耗臭氧。在消耗臭氧的化学过程当中,Cl本身却并没有消耗。估计一个Cl原子可以消耗大约10万个臭氧分子。臭氧层能够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对地球生命起保护作用。臭氧层被破坏以后,将使太阳产生的强烈的紫外线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破坏生命中的DNA和蛋白质,使地球生命DNA发生变异,造成癌变,甚至直接杀死地球生命。鉴于此,联合国于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与其所属26个会员国所签署的环境保护公约,该公约目的为了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后来其它国家陆续跟进实施。一氯二氟甲烷属于ODS物质中对臭氧层破坏较小的物质,ODP值为0.055,属于过度性质的制冷剂,但仍然能够破坏臭氧层,将会逐渐被全氟烷烃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