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瑶族服饰特点 瑶族特色服装

2020-08-11知识6

瑶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宋人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瑶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镕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各民族的特色何服装? 1.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主要由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等制成,牧区女子多用红绿等色长绸缠头。2.回族男子喜欢戴无檐小帽,以白色、圆顶居多,穿白衬衫外套黑坎肩。过去,妇女普遍戴盖头,从20世纪50年代起,时兴戴白色仿护士帽,老年妇女仍外罩盖头,现在也有用素色纱巾包头的。3.藏族藏族服饰颇具特色,农区男子穿右开襟氆氇长袍,脚着皮靴或“松巴鞋”;农区和城镇的妇女冬春穿长袖长袍,夏秋为无袖长袍,腰前系有彩色横条围裙,即“邦垫”,姑娘则不系。牧区男女服饰基本相同,均穿光板羊皮袍。女子头饰比较讲究,少女梳一条发辫,成年则分成两条。4.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喜欢戴帽,尤以四楞小花帽最具特色。男子传统服装为宽袖、无领、无扣,中扎一布带的棉质长袍。妇女则着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套对襟背心,配有耳环、手镯、项链等装饰品。5.苗族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一的百褶裙;有的穿大襟右衽上衣,下着宽脚裤;有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边绣有宽大花边。基本都缠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头饰样式繁多,配有各式包头帕。男子多着大襟或对襟短衣,下穿长裤。6.彝族男子穿黑色窄袖左斜襟。瑶族服饰特点 瑶族男女,喜蓄长发。古籍中就有瑶人男女蓄发,盘结头顶,名为“椎髻”的记载。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431343666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瑶族支系众多,各支系服饰也不尽相同。所以,过去瑶族曾因服饰的颜色、裤子的式样、头饰的装扮不同而得各种族称。广西南丹瑶族男子穿交领上衣,下着白色大裆紧腿齐膝短裤,因而得“白裤瑶”之称;龙胜的瑶族由于穿红色绣花衣而得“红瑶”之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瑶族服饰的色彩、款式之丰富。扩展资料民族概况瑶族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他们生活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瑶族先民,一般认为是秦汉时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或说源于“五溪蛮”。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其先民主要生活在湖南北部。5-6世纪时,向北迁;13-17世纪,他们被大量南迁,广东。贺州瑶族的服饰有哪些特点? 宋人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瑶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镕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莫瑶人若也。[③]可见早在宋代,瑶民就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有精致花纹图案的“瑶斑布”。瑶族妇女精于蜡染工艺,尤以蓝靛瑶的蜡染久负盛名,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印染技术。一般是将自织布匹“家织布”铺于桌上,用蜡刀蘸取以溶解的蜡汁,直接在布上绘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泡一小时,提起晒干后再浸泡。染液是用蓝靛、火灰水、酒、清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染到布呈现蓝红色就可捞出晒干,再放入清水中煮沸,去掉布上的蜡,洗净晒干后就可以用来缝衣服。瑶族历史悠久,在文化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尤其在服饰文化上更为明显,五彩斑斓,绚丽多彩是瑶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普遍性特征。自远古时代,瑶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瑶族服饰成为瑶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是区别瑶族和其他民族的直观形象依据之一,也是区分内部各族系、支系的重要依据。据统计,瑶族服装的款式。瑶族人的服饰有何特点? 瑶族人的服饰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无论男女,普遍以青 蓝布为衣,夏单冬夹。上衣都是对襟齐领,长可蔽膝。妇女的衣 服镶宽边,以彩边镶围;头挽发髻,蒙以卷成尖角高耸的。瑶族人的服饰有何特点?瑶族人的服饰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无论男女,普遍以青 蓝布为衣,夏单冬夹。上衣都是对襟齐领,长可蔽膝。妇女的衣 服镶宽边,以彩边镶围?

#服装特色#手工艺#瑶族#文化#中国服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