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震惊发现:南传禅修如此简单!比中国“大乘”容易多了!实修禅定的请进:最近我一直想修止观, 净慧长老解悟

2020-08-11知识10

二祖寺的历史沿革 司空山二祖道场是中华禅宗发祥地,是全世界几千万佛门弟子和数亿佛教信徒的宗教圣地,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二祖慧可道场,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司空山,司空山方圆约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27.8米,拔地而起,如擎天一柱。是皖西重镇,安庆形胜,称之“司空扼蕲黄,天柱蔽英霍”。上有平坦之地数里,世称周朝“淳于司空居此,而得名”,又名“四空山”和“思空山”。据明代《广舆图》所载“其间产恒春藤,崖深谷邃,别有洞天,称东吴第一峰。达摩西来,将禅宗传入东土,为中华禅宗初祖。神光慧可承继达摩衣钵,为中华佛教禅宗二祖,实乃中华禅宗第一人。慧可(公元487-593年),俗姓姬,名神光,又名僧可。洛阳武牢人,依龙门香山寺宝静禅师出家,“博涉诗书,遍学大小乘义,并能默观时尚,独蕴大照,解悟绝群”。对当时流行的义学造诣颇深。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至嵩山少林寺访菩提达摩,从学六年,立雪断臂,求道至诚,达摩许之,付衣钵,赐号慧可,为中华禅宗二祖。东魏天平年间(公元535-537年),慧可在少林寺承继达摩衣钵后,北至新邺,盛开秘苑,传授禅学。从学如流,来者不舍。时有道恒法师亦在邺都说法,弟子千余人。因所传禅学与慧可不同恐夺其门徒,。西游记第8~22回概括300字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五百年后,如来佛欲寻一信徒取经,以使佛法永传东土。观音率木叉,带着袈裟、锡杖和金、紧、禁三个箍,驾云前往。一路上收伏沙悟净、猪悟能和小白龙;劝化孙悟空,让他们共保取经人。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泾河龙王为使袁守诚预卜落空,私改降雨进辰,雨量。又以所占失准捣毁袁守诚卦铺。袁守诚断言龙王因违旨将被唐丞相魏征处斩。并让龙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梦龙王求情,许之,命魏征入朝随侍,使其不能斩龙。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魏征与太宗对奕时,梦斩老龙。当晚太宗梦龙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为防鬼祟,他令尉迟恭、秦叔宝夜守宫门。太宗不久亡故,在阴间遇魏征旧友,现为阴间判官的崔珏。崔珏为太宗添寿二十年。还阳途中,太宗被冤鬼纠缠,散金银给众鬼而脱身。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禹正空门唐太宗还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严禁毁僧谤佛。众人推举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太宗许之。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太宗将其赐予玄奘。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太宗封其为“御弟。听金刚经有什么好处 金刚经的好处 金刚经的作用<;br>;读金刚经的好处:明朝正德年间有位皮匠叫严江,平日喜欢持诵《金刚经》。中年时,常去寺庙担柴做饭,更加精进修持《金刚经》,声声。震惊发现:南传禅修如此简单!比中国“大乘”容易多了!实修禅定的请进:最近我一直想修止观, 大乘是指发心。不是指某法门。或者般若智慧。这是对大乘这个词语的误解。不管是声闻。辟支。大乘。都是要觉悟般若智慧。并且实修戒定。这个根本没有区别的。声闻乘。辟支佛乘。大乘。仅仅只是学佛的人。各自发心不同而已。《妙法莲华经》(节选)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盘。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佛法修习的步棸(要清净)!谁知道?简单说说!是不是先修止观?止观是什么?为什么要先修?再修什么? 佛法修习首先要确定好要哪个宗,禅宗、净土宗、密宗还是其它!止观应是禅宗的说法吧!不太了解,我是修净土的!止是禅定,观是般若,修止必须同时修观。其实就是修定和慧!我们持戒呢,戒能生定,定能生慧(定是清净心,也可以说是清净心生智慧),也是修定慧!其实每个宗修的目标都一样,只不过叫的不同!各个宗门的佛法修习步骤都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什么好处? 除三障,开智慧请问佛教方面的问题,请问什么是方广神通首楞严定,楞严定超过四禅定吗,如何进入楞严大定啊 你读了《大佛顶首楞严经》和《佛说首楞严三昧经》才明白。楞严大定,是极其高的禅定,远远超出了四禅八定。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中,楞严大定可以在宇宙时空中示现一切身行,各个不同,就如千百万亿化身的释迦牟尼佛一样,在千百万亿世界中每个身行不同的事情,是非常深得定。又如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经文中我记得是说,十地以上的菩萨才有如此的定力,非是我等凡夫所能奢望的!我们凡夫,连初禅都很难很难达到,更别说如此高深的禅定了!所以,认清楚自己的根基,老老实实念佛,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才是根本的道理。而且念阿弥陀佛,包括了一切咒语,一切禅定,是无上深妙的禅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明心见性的见性并不等于成佛 印光大师开示:2113有人说:“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道理5261,不4102是很好吗?殊不知见性成佛,1653是见到自性天真的佛,叫做成佛,并非是成福慧圆满的究竟佛。为什么呢?因为宗门下的人,工夫用到开悟的时候,就知道他自己的真性,原来是和佛一样,所以叫做见性成佛。但他的粗细烦恼,丝毫尚未断,不过能常自觉照,伏住烦恼,举动就和圣人相近。假使是失了觉照的工夫,伏不住烦恼,那造起业来,比他人更要厉害。因为他的烦恼里头,有开悟的力量夹杂着,就变做狂慧,所以造业的能力,也异常的猖獗。这样不但没有成佛的希望,而且还要堕落三恶道。所以已经开悟的人,更要加工进修,时时觉照。等到见、思烦恼断尽了,方是了生死的时候,并非一悟便了。类如前朝的五祖戒,和草堂青禅师,因为悟后未证,仍不免轮回之苦。覆辙[1]昭然,是不可不知的。若说真成佛,更加差得很远了。(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1]覆辙:翻车的轨迹,比喻招致失败的教训。以上摘自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念佛也可以明心见性《大佛顶首楞严经》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心开:妙明真心开发显现,即明心见性)。附《楞严经》。

#袁守诚#大乘#文化#佛教#禅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