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帝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就《明世宗实录》所描绘的朱厚熜在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的表现来看,我觉得他非常狠辣,在他手下做臣子非…
明朝正德和嘉靖年间的黄门侍郎是几品官(不是太监的官) 明朝bai没有黄门侍郎du这个官职。黄门zhi侍郎,又称黄门郎,秦dao代初置内,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容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汉代以降沿用此官职。秦汉时,宫门多油漆成黄色,故称黄门。东汉始设为专官,或称之给事黄门侍郎。《后汉书·百官志三》:“黄门侍郎,六百石。本注曰:无员。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座。《后汉书·献帝纪》:“初令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隋唐时,黄门侍郎隶属门下省,成为门下省的副官,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称门下侍郎。宋神宗时,元丰改制,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宋徽宗时,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靖康间复改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乾道间又改为左、右丞相。门下侍郎金元时废除。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末年改稻为桑是真的吗 “改稻为桑”虽然是个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63062虚构的历史事件,但却是有历史依据的,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明朝嘉靖年间朝堂与底层社会的现实状况。从出发点和理论上讲,“改稻为桑”本来是件好事,能增加国库收入,老百姓也能得到比种稻更多的收益,但从实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必将会归于失败,这就是大明王朝的悲哀。扩展资料:关于沈一石和改稻为桑的国策。明嘉靖年间,浙江丝织业发展迅速,朝中严嵩、严世蕃为首的严党把持朝政,为了弥补国家财政的亏空,决定在浙江省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国策大致内容是改浙江省境内的稻田为桑田,全面种桑养蚕,而浙江一省的粮食全由外省调入。由浙江省的丝绸大户出钱购买民众的稻田养殖桑。沈一石是浙江的头号富商,表面是是浙江织造局的商人代表,实际上还是朝廷的六品大员。原本计划好的国策却遭到了浙江民众的反对,官府不得不暗中勾结沈一石,毁堤淹田,使得民众的田亩化为一片汪洋,而沈一石做红脸,以每亩田5两银子购买土地(当时的市价是每亩田60两银子)。结果,由于毁堤淹天的事情被新到的知县海瑞一再追究,导致改稻为桑一拖再拖,最后朝廷的亏空无法弥补。严党为了弥补亏空,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