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诺门罕日军的失利,究竟有哪些影响? 日军伤亡五万诺门罕

2021-04-28知识1

诺门罕战役,日军损失低于苏联,为什么反而不敢再打了? 首先在物资方面,日军拥有的物资比不上苏联多,并且这场战役的同时,日军已经深陷和中国打仗,根本派不出足够的兵力来应付这场战争。根据苏联当时的记载来看,苏联和日本军队的装甲武器实力相当,并没有很大差距,只能说苏联在战略上比日本更加完备。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统计死亡的士兵人数却是日军死亡人数的好几倍。这是因为在当时日军的士兵都经过了非常良好的军事训练,部队里拥有大量的士兵,并且还拥有足够的实战经验。但苏联在当时军队经过了大量的整治,由很多部队里面的士兵都有过大换血,相当于一个重新组合成的部队。这样的部队相对于日本军队来讲,没有足够的默契,没有足够的经验,才会造成如此多的死亡人数。但在物资上,苏联整个战争过程中消耗了800多万物资,但日本消耗的物资连2000吨都不到。日本虽然士兵的战斗能力高于苏联,但面对苏联如此多的物资,日军根本消耗不起。并且当时日军还深陷和中国的战斗,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应付这场战争,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日军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只能放弃和苏联打仗,改变战斗策略。而苏联的这一仗赢的也并不完美,在这一仗中苏联也收获到了很多教训,为以后苏联军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所以总的来说,并不是因为日军。

苏联和日本之间的诺门罕战役谁赢了?双方之间的伤亡有多大? 诺门罕战役战役是1939年5月11日至1939年8月27日,苏联和日本边界冲突的最终役。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军在满洲西北部和蒙古国交界处挑起诺门罕事件,最终以日军的失败而告终。直至苏联在二战后期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前,双方均保持和平态势。根据解密档案显示,苏联有9703人阵亡、1.5万人受伤。而日军则有844人阵亡,8766人受伤。图、诺门罕事件中的苏联坦克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满洲事变,并对满洲进行全面占领。在签署《日满议定书》后,日本开始对满洲增兵,并对加强了战备建设。苏联一看势头不对,在1933年也在边境大兴土木,并大举增兵,防的就是日本的突袭。在实际的驻扎上,苏联驻兵约23万人,而日本也陆续进驻约5万人。而日本这对苏联兵力有严重误判,他们认为自己有苏联的八成兵力,其实只有三成左右。野心膨胀的日军在1939年3月13日挑起了第一次诺门罕事件,关东军小松原师团率先发起进攻。苏联方面根据《苏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开始介入展示,日军空军经过2天激战便夺取了制空权,初尝甜头的日军决定扩大战事,并在第一次诺门罕占得先机。失败的苏军并不肯善罢甘休,休整半年后开始向诺门罕附近增兵。斯大林下令执行反攻计划,并决定朱可夫担纲总指挥。回过劲的。

日俄诺门罕战役,双方兵力到底伤亡怎样?谁的战力更优?诺门罕战役,又叫哈拉哈河战役,是1939年苏联与日本打着“蒙古国”和“满洲国”的旗号在诺门罕地区,就着诺门罕以西。

#日军诺门罕之战#苏军对日军诺门罕战役#日军伤亡五万诺门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