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的历史简介:土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土族的历史简介: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国家在1979年为土族人民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语文字。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的民和、大通两县和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也比较集中,其余的则散居在青海的乐都、门源、都兰、乌兰、贵德、共和、西宁和甘肃的卓尼、永登、肃南等地。土族的传统节日:1、春节春节是土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2、端午节和汉族一样,土族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过端午节。3、中秋节土族过中秋,也与汉族传统大致类似,月亮出来之前,人们在房顶上献月饼、果子、核桃、枣儿之类供品,并点一对油灯。月亮出来后赏月,一直等到灯油熄灭之后,将所有供品拿下来全家分享。农民开始播种。晚上吃油馅馄饨,在油馅里掺放几粒麦粒和谷物,吃剩的馄饨分给家畜,以示庄稼是养人养畜之宝。4、谷雨节在谷雨那天庄稼人请人写“谷雨”。因过去在三川地区蝎子繁衍很多,为防止蝎皙,在一张黄裱纸的上半部书写“天师到门庭,仙气吹一口,蝎子不出洞,太上老君急急如令”。人们一般在黄裱纸下半部画一只公鸡,嘴里衔一只蝎子,有鸡人家从鸡冠上取一点血滴在蝎子身上,。
纳顿节的土族分布 土族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在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土族人口为192568人。居住在青海、甘肃、云南和贵州。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最大的土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加定、五十、东山、东沟、丹麻、红崖子沟、松多、城关、台子、五峰、东和等乡镇。青海省民和县的土族,主要分布在中川、官亭、峡口、前河、甘沟、杏乃、川口、满坪等乡镇,以中川、峡口为最多。青海省大通县的土族,主要分布在逊让、宝库、多林、西山、青林、城关、青山、斜沟、东峡等地。县境位于湟水以北,祁连山南麓。甘肃省天祝县境内的土族,主要分布在天堂、朱岔、古城、石门等乡。积石山的土族,分布在大河家等地;卓尼的土族,主要分布在康多地区。青海省同仁县的土族,分布在隆务河中游的年都乎、吴屯、郭玛日、尕洒(沙)日、妥(脱)加等村庄。青海省乐都县的土族,主要分布在湟水以北的达拉共和地区。门源县的土族,主要分布在县境东部大通河北岸的克图地区。除上述地区外,云南省和贵州省各有二千多土族人;青海省的乌兰、贵德、西宁、平安、湟中、湟源,甘肃省的临夏、永靖、肃南、武威、永登等县市散居着少量土族人。纳顿节是土族人民最重要的文化娱乐盛会,也是他们访亲。
纳顿节的起源传说 纳顿节是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等。“纳顿”是土语音译,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含义一样,意为“娱乐”。纳顿节举行时间从夏末麦场结束时(农历七月十二日)开始,一直持续到秋天(农历九月十五日)才结束,历时近两个月,所以有人称纳顿节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关于纳顿节的起源,当地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相传从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土族木匠,皇帝也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宫。三年后,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建成了,其壮观华丽前所未有。但恶毒的皇帝为了独享其成,竟下令要杀害木匠。木匠连夜逃到家乡,组织早已不堪皇室虐待的乡民们造反起义。皇帝闻讯派大军前来镇压。机智的木匠灵机一动,立即让乡亲们敲锣打鼓,扛着制好的战旗,挥舞着已涂上染料的兵器向村庄的庙宇走去。皇帝的军队大惑不解,村民则告之:“我们正在庆祝今年的收成,跳纳顿答谢上天的恩赐呢。于是大军撤回。此后为了纪念这位机智的木匠,一年一度的纳顿就传了下来,并逐渐隆重起来,成为庆祝丰收的盛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