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极化的机理 通过供电电极向地下或标本内供入稳定电流,然后用测量电极在两端测量电位差。我们会发现,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随时间变化,一般是增大,并经过一段时间(一般约为一至几分钟。
自组织耗散系统进化的机理是什么?自组织理论是研究系统自组织过程的机制、规律和形式的科学,它强调从世界的本身去研究世界,因而自组织理论研究的是世界进化问题,唯物。
述中枢抑制的分类及产生机制 在任何反射活动中,中枢内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中枢抑制也能总和,也有后作用,因此它和中枢兴奋一样也是神经的活动过程。中枢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35323533制两种。突触后抑制 在反射活动中,由于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产生的中枢抑制,称为突触后抑制。一个兴奋性神经元兴奋时,只能引起与它联系的其他神经元产生兴奋,而不能直接引起其他神经元产生突触后抑制;只有当兴奋性神经元先引起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才能转而抑制其他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所有与其联系的其他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发生抑制。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发生超极化,膜电位由-70mV向-80mV靠近。这种超极化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可以设想,在超极化时就不易发生去极化,即不易发生兴奋,也就表现为抑制。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形成的原理是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能使突触后膜对K 和Cl-(尤其是Cl-,但不包括Na)的通透性升高,Cl-的内流和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