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文化是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开化、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引领社会前进的思想先导。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人民在建设中国。
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 “富强、2113民主、文明、和谐”作5261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410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653目标。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这一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创新性和内涵的丰富性等特征。它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扩展资料形成过程现代化目标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设定得科学合理与否,事关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我们知道: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不同的历史界定,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其提法和表述也不尽相同。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最终形成。总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形成,体现了我们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
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分别有何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现代化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方面,这些方面是相互支撑、缺一不可的[2]。因此,我们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关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还要关注政治文明的建设。我们以往只提出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奋斗目标,对“政治文明”的含义却不甚了了,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当前把政治文明建设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形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格局,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上的一次重大提升和理论创新,而且必将对我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早在1844年计划写一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草稿中就使用过“政治文明”这一概念,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对人类的文明体系作过经典的论述,从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政治与法律)和社会意识三层面提出了分析框架,指出人类生活包括物质的、政治的和精神的等方面。[3]有些同志认为我们只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就够了,因为“精神文明”就已经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