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我国统筹城乡

2021-04-27知识4

我国应怎样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城乡之间形成四个较为鲜明的反差,一是不断扩张规模、正在走向信息化和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工业与小规模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形成反差;二是高楼拔地而起、面貌日新月异的城镇与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面貌变化不大的农村形成反差;三是收入持续增长的城镇居民与收入低水平徘徊的农民形成反差;四是经济加速发展、社会日趋文明的东部沿海地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形成反差。具体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较弱,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整体村容村貌落后,农民素质参差不齐;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相差悬殊。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不仅会影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而且将严重影响我国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针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放在了“五个统筹”之首,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

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分析并归纳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要求:准确、 参考答案:(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明显。(2)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3)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创新性和针对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新阶段“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客观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致使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农村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想束缚,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以城带乡。

#我国统筹城乡#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现实#颍泉区城乡统筹试验区#宿城区城乡统筹试验区#木渎城乡统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