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急求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园教育案例捉小偷

2020-08-11知识9

对待幼儿偷窃行为国外教师是怎么做的案例 一、面对幼儿的“偷窃”行为,成人的一些不恰当反应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幼儿心理和教育的相关知识,一些家长和教师在发现幼儿有“偷窃”行为时,常常会做出一些不适当的反应举动。这些不适当的反应不仅不会帮助儿童改正“偷窃”行为,反而有可能影响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在面对幼儿的“偷窃”行为时,教育者的不适当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不做调查,急于给孩子贴上“偷窃”的标签有的家长和老师在面对别的孩子对有“偷窃”行为的儿童进行投诉时,便不问青红皂白地把孩子打骂一顿,他们没有认真分析调查孩子是否真的拿了其他小朋友的东西,而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一口咬定是该小孩“偷”了东西,把“偷窃”的标签牢牢地贴在孩子身上。他们以为这样打骂可以震慑住孩子,使其不再“偷窃”,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却给孩子带来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其实,有时孩子并没有“偷”小朋友的东西,只是在大人和小朋友的威胁下被迫承认“偷”了东西。这样的处理方式可能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从而影响今后的发展。(二)打骂、斥责孩子,管教过严有些家长和老师在确定了孩子的“偷窃”行为时,惊慌失色。认为小小年龄就会“偷”别人的东西,那长大了还了得,大动肝火。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湿手不要碰插座 一、活动目标:21131.通过故事知道电插5261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湿4102手不要碰插座。2.认识1653\"有电危险\"的标志。二、活动准备:1.\"有电危险\"的标志2.电插座一个3.多媒体教学资源三、活动过程:一、分段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提问:1.讲述故事第一段师:昨晚,美羊羊家里来了一个小偷,你们想知道小偷来偷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附故事:有一只小老鼠趁美羊羊出门去溜进屋里偷东西,发现了一个宝贝。这个宝贝是白色的,身上长着许多的小嘴巴,后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线。只要把电视机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视机就会说话了,只要把电风扇插头往小嘴巴里里一插,电风扇就转了。师:这个宝贝是什么呢?小老鼠为什么说它是个宝贝呢?2.讲述故事第二段附故事:这个宝贝比小老鼠还大,怎么搬走呢?他想了想,就请来了自己的朋友-狐狸,于是,老鼠就请来了狐狸一起去美羊羊家去偷宝贝了,一进去,狐狸就着急的问:宝贝、宝贝在哪儿呢?老鼠说别急别急,你瞧它就在那儿呢!狐狸一听眼睛马上睁大了,一把抓住了那个宝贝,它的手指头伸进了宝贝的小嘴巴里,\"啊!狐狸大叫一声,感到全身发麻,身上的毛都竖了起来。小老鼠吓得大叫:\"狐狸,危险!快。急求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 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10岁学生下课玩警察抓小偷游戏时,扮警察的同学与不是游戏中的同学相互碰撞 由学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即可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时间老人和时间小偷 设计意图:时间对幼儿来说比较抽象,观念淡薄,所以做事拖拉的现象随时可见,整理玩具时边玩边整理,作业时东看看西摸摸,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父母急急忙忙地拖着孩子上学,而孩子呢?却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边吃早点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在教学中,我们也何尝不是因为幼儿的拖拉现象而影响了下一环节的开展呢…大班幼儿应逐渐培养起珍惜时间的意识,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才能适应将来的小学生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仅停留在\"认识时钟\"的层面上,时间概念在幼儿的脑海中还是模糊的、抽象的。因此,本活动设计是以体验和激发情感为主的社会活动,同时借助于《喜欢钟表的国王》这一绘本故事的启发,旨在让幼儿充分感知时间与人们生活、自身努力的关系,真正感受到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从而达到做事不拖拉,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活动目标:1.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表述表达。2.在故事的情境中,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在体验中,养成珍惜时间、抓紧时间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故事PPT、勾线笔、白纸、定时器一只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出时间。幼儿园三生教育遇到危险我不怕教案 《遇到危险我不怕》教学设计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主题(点击问号)(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校园内的意外受伤事故,了解校园内的安全隐患。2、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教学难点】1、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教具准备】:载有问题的幻灯片【活动设计】一、芝麻开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秩序良好。但任何时期都会有一些不法分子伺机而动,侵害他人,尤其以中小学生、老人为直接侵害对象。为此,我们不得不防。二、观察在线你曾遇见过或听到过这些事情吗?敲诈勒索 暴力伤害等三、点击问号老师不是常教育我们,要以爱心去帮助他人吗?为什么当“尼姑、和尚”上门化缘时,我不能开家门放他(她)进来?假如我一个人在家时,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来敲门,而爸(妈)又不在家,此时我能开门吗?假如因不开门而引起大人们生气,那该怎么办?小偷撬门扭锁,就我一人在家,我该怎么对付这个坏蛋?遇到暴力侵犯时,我该怎么办?四、实践演练(1)、请同学们分组演练(2)、评价随机应变的能力。五、总结课后反思:在课程的开始部分,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

#幼儿园#幼儿园教师#中班教案#幼儿心理#偷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