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大自然的惊讶和敬畏,需要哲学家来指点和回答。这是因为 D
敬畏意识就是要敬畏哪些方面 所谓常怀敬畏心,就是心2113有所畏,行5261有所止,严格要求自己,那4102怕在日常小1653事和生活细节上都守住底线,严于律己。“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顾忌、“行”而不忘法纪。敬畏的词意是:既恭敬又畏惧。敬畏不同于恐惧。恐惧是一种本能,它是靠直觉瞬间产生的,所恐惧的对象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敬畏的形成是人们始终处在“清醒”而又“戒惧”的状态,运用理性思索功夫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怀,是对恐惧的哲学升华。敬畏是“敬畏相连,敬中有畏,畏中有敬”。敬畏意识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将敬与畏相叠加,而是将二者相融通。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荀子对敬畏的内容作进一步提炼:“天地者,生之本也;祖先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后来儒家以此又概括出“天、地、君、亲、师”五者为敬畏的对象。总之,应该敬畏的对象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人民,敬畏是一种美德,而无所畏惧常常是破坏的根源,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灾难。康德说,我唯一感到敬重的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敬畏对于。
请从哲学角度分析我们应如何增强对仪式的敬畏之心? 这个从哲学的角度讲的话,增强仪式就针对仪式感的话,就会使人产生共鸣,增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