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紫外分光光度计 400nm测试标样的配制 紫外可见和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区别

2020-08-10知识4

问一下紫外分光光度计怎么使用? 求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校正步骤 校正吸光度常用一很纯物质 一定浓度的溶液为标准,且此溶液的吸光度系数经不同实验室核对,为了使标准液吸光度不受测定波长的微移动而有改变,常选择具有较平滑吸收高峰的物质。同时要求溶液稳定,且在相当的波长范围内吸收度的改变符合Beer-Lambert定律,常用硫酸铜、硫酸铵钻和硝酸钠或钾的溶液。铬酸钾溶液是最常用的标准溶液,此溶液在紫外区和可见区均适用。校正波长或波数可用具有窄吸收带的溶液,滤光片或蒸气来校正所需要的光波范围。如果要求很高的精密度时,可用放电灯泡发射的射线来校正。有的光谱仪其上已装有一个为校正用的灯。苯的蒸气对校正一定范围的波长亦很有用,可用一小滴苯放于一厘米厚的吸收杯中,测其吸收波长,在远紫外区可用氧气的吸收带进行校正。用各种稀土金属的滤光片,可以很快地校正波长,但准确度不如上述方法高。常用含有钬和钕、镨离子的滤光片。扩展资料:日常维护一、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仪器性能的重要因素。他们可以引起机械部件的锈蚀,使金属镜面的光洁度下降,引起仪器机械部分的误差或性能下降;造成光学部件如光栅、反射镜、聚焦镜等的铝膜锈蚀,产生光能不足、杂散光、噪声等,甚至仪器停止工作,从而影响仪器寿命。。可见分光光度计有什么作用,是用来干什么的? 你这个问题就很奇怪了.现在实验时使用的都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只是紫外和可见光的频率不同,使用时调节棱镜和光栅就行了.作用都是检定物质.不同物质的最佳吸收光频率不同.本简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简介 1852年,比尔(Beer)参考了布给尔(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比尔朗伯定律.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将此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且设计了第一台比色计.到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制成了第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经不断改进,又出现自动记录、自动打印、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各种类型的仪器,使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不断 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工作原理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 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紫外可见和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区别 一、两者的原理不同: 1、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紫外分光光度计标准曲线如何绘制? 绘制标准曲线,需要标准浓度,标样加入溶剂里,而溶剂一般就是水,标样加入零,那就是对应水本身的吸光度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原理 使用前仪器要调2113零、调百校准,参比溶5261液又称空白溶液。4102测量时用作比较的、不含被测1653物质但其基体尽可能与试样溶液相似的溶液。通常,用参比溶液扫描的曲线应是一条平坦的直线。有时,基体中虽不含被测物质,但含有别的物质,这时必须保证其不影响测试。经常碰到的是试剂空白中含有被测物质,此时必须经过纯化将其除去。否则将影响测定结果。在色谱分析中,有时基体中可能存在一个以上的和被测组分相距较远的色谱峰,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中不会计入它们,不影响测定。以所含铁离子是多少为例:参比溶液与测量溶液就相差铁离子含量,在测量之前要用不含铁离子的参比溶液扫描,调整仪器后(调100的过程),然后再测量含铁离子溶液的比色皿,这样测量溶液中的铁离子会形成自己特定的峰值,次峰值与数据库里基准峰值对比就可以得出溶液所含量了。如果数据库中没有铁离子的曲线,你还要自己先用不同铁离子浓度的溶液做工作曲线,然后进行测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COD是什么国家标准?优缺点各是什么 COD不用紫外测,用可见光,具体见《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 399 2007)COD量是表征水本被污染程度的主要指标,在当前主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酸性高锰酸盐氧化法、碱性高锰酸盐氧化法和重铬酸盐氧化法等等,前两种方法主要检测地下水及污染较轻水的COD含量,后一种主要检测污水中COD的含量。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氧化完全,测定准确。但是,这些方法要求检测条件较为严格,试验时间长,同时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有些试剂使用还要进行处理,否则就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简单、快速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的COD便可解决这些问题。1.基本原理水中以有机物的量来代表水中 COD 的量,虽各种有机物都有自己的吸收度,对每一波长的光的吸收度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有机物在紫外光谱区波长为254nm处有很强的吸收,因此在波长254 nm 紫外光区来测量污水 COD 具有很大的准确性。但是,实际我们平时所做的污水样品中,大多数都较混浊,其中含有大量的悬浊物及一些胶体,这些在测量的过程中会对测定COD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会使测量的结果偏大,所以我们必须对此时测得的COD量进行修正。也就是说,我们同时还应测出此时水的浊度,在波长为。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基于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浓度 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其应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850nm的可见光区。主要由辐射源(光源)、色散系统、检测系统、吸收池、数据处理机、自动记录器及显示器等部件组成。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若两者是同一物质,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的标 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实验证明,不同的极性溶剂产生氢键的强度也不同,这可以利用紫外光谱来判断化合物在不 同溶剂中氢键强度,以确定选择哪一种溶剂。紫外可见和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区别 一、两2113者的原理不同:1、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物质的吸5261收4102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1653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2、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由光源发出的光,被分为能量均等对称的两束,一束为样品光通过样品,另一束为参考光作为基准。这两束光通过样品室进入光度计后,被扇形镜以一定的频率所调制,形成交变信号,两束光和为一束;并交替通过入射狭缝进入单色器中,经离轴抛物镜将光束平行地投射在光栅上,色散并通过出射狭缝之后,被滤光片滤除高级次光谱,再经椭球镜聚焦在探测器的接收面上。探测器将上述交变的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经放大器进行电压放大后,转入A/D转换单位,计算机处理后得到从高波数到低波数的。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0.01mol/lCe(SO4)2 0.013mol/L AS2O3,5mol/l H2S04,5mg/l KI用时稀释至0.25mg/l;150mg/l乙酰水杨酸标准溶液用时稀释至所需浓度;5%醋酸马钱子碱;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

#cod测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