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意守丹田后气憋肚子 如何做到意守丹田,感觉是什么,光呼吸就成吗?

2020-08-10知识14

练气功意守丹田后感觉腹部发热,但就是不能让这股气跟着意识走,有没有好办法? 试一试把意识散布全身,或是静下心来打坐什么也不要想,过几天再意守丹田,然后试着让这股气先上下左右移动,一点一点来,不要好高骛远!要谨记!如何做到意守丹田,感觉是什么,光呼吸就成吗? 传统的经验总结丹田集中在身体的腹部,丹田分为 上丹田 中丹田 下丹田。多数人练的下丹田,下丹田就是肚脐下三寸,这也是个概念性的位置,只是说个点,让练习者有个参考便于练习。为什么丹田要以集中于腹部,下丹田以小腹肚脐下三寸为据点。这个问题归于人体筋脉穴位问题,小腹的位置处于人体前任脉,后督脉交会处。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这是人体重大穴位最密集的地方,便于藏气。古人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汇集烹炼、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意守丹田,意:意识 意念,练习时要通过呼吸引导,一呼一吸配合意念走,让意念顺着气走,直到终点就是小腹丹田之处,让气汇聚到丹田。守:守住 不让扩散,气是一点一点汇聚,注意力集中于丹田之处,过程比较缓慢 也要通过自己的悟性。丹田一旦有气,最初的感觉是发热,气聚集多便是发胀,能量的大少根据气的多少关系,过程中尽量保持专一 不要分心,要循序渐进。意守丹田时气聚在胃里下不到丹田里面,怎么办? 你先放松一下,什么都不要想感觉有些轻轻的,轻轻用力把肚子里中心部位稍稍下沉同时吸气,慢慢的吸气,感觉有点热就是了我也是初练者=~意守丹田时觉得丹田有股气,肚子还老叫这是怎么回事,非诚勿扰。 应该是你没把气理顺了,让气在腹内乱行。只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对希望高人指正很多武术门派讲究练功时要意守丹田,到底意守丹田有怎样的作用呢? 意守丹田,主要的作用,是让人在练功的时候,意识沉静,专心如一,在这种松静自然、心无杂念的状态下,天人合一,吸收天地精华,涵养自身内气。武术门派也好,道家修炼也好,意守丹田中的“丹田”,在不同的练功阶段,有不同的位置要求,分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初学初练者意守丹田,主要是指下丹田。为什么呢?一来,脊柱和胯,是中国武术中出功夫的主要部位,这两个部位在腰腹部交叉,意守下丹田,可以内外兼修,一举两得。二来,腰腹这里的脏器不容易受伤,即便受伤也容易治疗。而中丹田和上丹田,牵扯到神识和意识,一旦出问题,神仙难救,必须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后才能练。上图红圈内为意守丹田的大致部位。下丹田的位置,说法纷纭。其实就笔者体悟而言,整个下腹部,都可以算做下丹田。而“意守”下丹田,主要是把意识从大脑中抽空,全部放在小腹这个位置,舒服地、专注地、细致入微地体会下丹田中的各种感觉,慢慢在这种体会中,放松入静,精神归一,从而接通天人联系,吸收高维能量,涵养自身内气。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尤其是“意念”这种东西,不可轻动,容易出岔子、伤身体。希望对武术感兴趣的朋友,老老实实去拜一个师父,在师父的指导下练习。祝大家练功。练气功意守丹田后感觉腹部发热,但就是不能让这股气跟着意识走,有没有好办法? 试一试把意识散布全身,或是静下心来打坐什么也不要想,过几天再意守丹田,然后试着让这股气先上下左右移动,一点一点来,不要好高骛远。要谨记。很多武术门派讲究练功时要意守丹田,到底意守丹田有怎样的作用呢? 不涉及道家的“丹田内丹”的境界,讲丹田如何如何都是骗人的东西。“丹田”顾名思义是“产丹的”田地,也是道家术语,其作用是修道之人修道的基础。而武术各家尤其是沟沟炮锤、形意等拳法动不动就爱拿丹田说事儿。如沟沟炮锤既然不承认武当张三丰,还配谈丹田如何如何!形意全出自姬际可当年学自少林的“心意把”定名“心意拳”,脉系属少林一脉,后经李落农改革为如今的内家形意拳,万变不离其宗,本质还是出自佛家。佛家将的是五轮,练的是中脉,也从无“丹田”一说。佛家系武术里的“丹田”无非是后人从道家那里借来懵人的!也就说一个出自佛系的武术(不管啥拳只要是出自佛门)哪来的丹田一说,无非是假借,这个丹田和道家的“丹田”之学的本真缪之何止千里!

#意守丹田#中医#武术#气沉丹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