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何不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解释

2021-04-27知识6

写出下列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比喻.反问)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对偶)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反问)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设问)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双关?蛮像的,我不确定6.今日把示君,谁又不平事?(反问)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解释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2113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5261时,太阳4102从江面升起,把江边1653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忆江南三首》中的第一首《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扩展资料:赏析:这首诗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全词五句。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春来”,互文见义。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

百度安全验证 拖动滑块,使图片角度为正 网络不给力,请稍后重试 问题反馈 安全验证 扫码验证 意见反馈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何不忆江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