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诗经》中的“怨刺诗”是什么?里面讲了什么? 诗经中怨而不怒的

2021-04-27知识6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什么意思?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①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注释】(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2)观:观察。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什么意思? 白话释义: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原文释义: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扩展资料:这句话的赏析: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实际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正如我们在《季氏》篇里已经说过的那样,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全书。所以,圣人不仅以诗礼传家,要求儿子孔鲤学诗学礼,而且在这里又一次号召所有的学生都好好地去学诗。正是由于孔子的大力提倡并亲自删削编定,《诗三百》才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诗经》,成为儒学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毛诗序》那一段著名的更为热情洋溢的颂词:“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如果有谁还不理解《诗经》凭什么成为“经”,读了孔子的这段论述和《毛诗。

《诗经》中的“怨刺诗”是什么?里面讲了什么? “怨刺诗”是我国古代经典2113著作、第一部现实主义诗集《诗5261经》4102中的一种诗歌类型,用来讽刺、批判现实,多出1653自民间,在《诗经》中占据重要地位。相信《诗经》大家都耳熟能详,这是中华文库中不可磨灭的瑰宝,是中华文脉的清泉源流,收录了先秦时期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价值极高,影响深远。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那么,《诗经》中所收录的三百余首诗歌都是怎么样的呢?《诗经》又叫《诗三百》、《毛诗》,这三百首诗大概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是我们刚刚所说的“怨刺诗”,如《伐檀》《硕鼠》《相鼠》等诗,在整部诗经中数量很多,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二是表现爱情、婚姻题材的“婚恋诗”,这部分的数量也有很多,如《关雎》《静女》《蒹葭》《氓》等,十分富有感染力;三是关于征战、劳役的“征役诗”,反对对当时百姓的压迫。除此之外,还有“农事诗”、“颂歌”等多种形式的诗歌,整部《诗经》既是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诗集著作,又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怨刺诗”。怨刺诗的数量占整部《诗经》的三分之一,当时,周王朝日薄西山,一个王朝即将倾倒覆灭时,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是灾难和压迫,。

#诗经中怨而不怒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