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自古以来的说唱艺术有哪些? 说唱艺术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叙事及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音乐以叙述功能为主,兼有抒情功能。说唱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也是我国文化抄的瑰宝,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很多东西都是老祖宗教给我们的,我们不应该忘记,应该弘扬这些文化。我国说唱音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单口唱、对口唱、帮唱、拆唱、群唱、走唱。为什么说这些是民间的说唱艺术呢?他们知大部分都在民间起源与成长,经过了数百年的传承与创新,才逐步形成其特色的艺术风格。就唱腔结构上,汉民族的说唱分为:鼓词类、弹词类、道情类(道情又叫渔鼓道情)、牌子曲类、琴书类。乌勒格日好来宝、代日拉查好来宝,这两类是属于藏族的;维吾尔族曲艺以达斯坦为代道表。达斯坦意为叙事长诗或史诗,是维吾尔族的弹唱曲种;傣族有赞哈,赞哈的演唱内容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喜庆节日中的颂词、教谕等。此外,其他少数民族说唱曲种还有赫哲族的依玛堪、壮族的末伦、布依族的布依弹唱、撒拉族的巴西古溜溜等。
中国皮影戏的历史是怎样的?它的流传与地域分布又是如何?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陕北道情的历史源流 道情,是由古代道士念经、演唱、诵咏道教中的情理而得名的。据《唐书·礼乐志》“调露二年(公元679年)高宗命乐工制道调,祀老子”以及芝庵的“道家唱情,释家唱性,儒家唱理,故曰唱道情,或曰道情,即道情调也,与法曲异名而同实”的说法便可得知,道情产生于唐代,最早是道教观内咏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来吸收了词调、曲牌,演变成为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唐代,皇权与道教关系密切,将道教作为国教。为了维护道教的地位,争取信徒,道士在道院大唱道经故事。为了招徕更多的听众,又采用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故事来演唱,逐渐将道院里的说唱传至民间。后经艺人们的创造、发展,形成了简单的、也是最早的道情清唱、说唱形式。道情就是这样随着道教的兴盛而兴起。宋代,以道教为正教,大力宣扬道教之说。真宗尊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并修筑了极为壮丽的昭应宫、会灵观。后来,徽宗迷道更甚于真宗,在全国各地广修道观,使道院与道士剧增。这就使当时流行于民间的道情得到了扩大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在唐代使用琵琶、座鼓、钟、磬等伴奏乐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迄今为止道情仍然沿用的主要乐器—渔鼓和简板,促进了道情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