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诸闻韵诗词 九江在历史上出过多少个名人?

2021-04-27知识3

国画大师潘天寿资料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潘天寿的画让人感到震动;一个洋溢着生活的情采和趣味,一个勃发着精神的张力和豪气。前者以自然流露为上,后者以刻意经营为工。他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认为中外美术的混交,可以促进美术的灿烂发展,但他自己的创作却毕生坚持从传统自身求出新,不伸手向外来因素借鉴。他在风格上和吴、齐、黄的差异,并无超出传统材料工具、表现方式和审美趣味这个统一的大圈。因此,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吴茀之的吴茀之纪念馆 浦江历代文风鼎盛,素有省“书画之乡”美誉。1993年,浦江县党政领导班子作出“让书画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浦江的重大决定,决定兴建名家纪念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吴茀之先生家属徐菊芸、吴唤香、吴瑶仙、张岳建等家属给予热情支持,慨赠了珍藏的吴茀之书画精品80件和书籍遗物多件,为建成吴茀之纪念馆奠定了基础。1994年,吴茀之纪念馆建成开馆,开馆以来,青年峰古塔旁的吴茀之纪念馆每年要接待众多的国内外参观者,尤其是1995、1998、2001年的三届浦江中国书画节成功举办,更使吴茀之艺术有目共睹,诗、书、画也成为大家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吴茀之先生的艺术美在于花鸟传世,以书画传神。他继承传统,革新传统,发扬传统融西于中,博而深美,以花鸟传世,他为花鸟写韵,为鸟写神,神采飞扬,独领风骚,言物写景,壮物抒怀,以格入品,以神为魅,传达思想,讴歌生命,道出一位艺术家和学者对中国民族精神绝妙写照。有法与无法,一与不一,虚与实,繁与简,黑与白,反映了吴茀之国画艺术中所呈现的矛盾,他们的断裂整合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张力,使吴茀之的书画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人物生平简介:吴茀之(1900-1977),初名士绥,字茀之,以字行,改名溪,号吴溪子,。

《雁荡山花》的作者是谁? 中国国画大师-潘天寿年谱:天寿:(1898-1971)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阿寿、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县人。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培养美术人材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解放后,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浙江分会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等职。中国国画大师-潘天寿年谱:少 年189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二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冠庄村,原名天谨,学名天授。1903年,生母病故。是年夏,入村中私塾读书。文章日课之外,喜欢写字,热心于临摹《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插图。1910年春,入县城正学小学读书,接受西式学校教育,课余喜爱书法、绘画、刻印。在县城纸铺购得《芥子园画谱》及数本名人法帖,成为他自学中国画和书法的启蒙教材,从此立志毕生从事中国画。在浙一师1915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赴杭州就读。1918年,师范四年级,为同学作《枇杷图》。1919年,为同学作《紫藤白头翁》等画。是年,参加杭州\"五四\"爱国学生游行集会。大约在1919年至1920年间,与刘海粟在杭州。

#诸闻韵诗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