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道情放大屁谁听过?在那能听? 陕北信天游、陕北榆林小调的个别曲目、灶火小调等等很多的类别都被统称为陕北民歌但是由于很多人对陕北文化的不理解把陕北道情也与其混淆以为陕北道情就是陕北民歌其实不然。
陕北道情的艺术特点 1、传统剧本内容特征:①探讨天地、男女等哲学类问题。②戏中人物多出于宗教典籍佛、道多于儒。③剧本框架是原来的,细节大多是民间艺人根据自己的经历修改的。2、以道情教化为主要内容。3、语言特征:文人雅调少、民间俗语多。4、表演风格:谐谑音闹成分多。5、音乐上苦腔多于欢音。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徒唱的经韵,当时是诗赞体。宋代后,经韵吸收了词、曲牌特点,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道歌。其流行于北方的一支,在原韵调的基础上发展为曲牌体,又逐渐演变成戏曲。根据其代表剧目《十万金》看,其早于《西游记》的面世,《十万金》中的《孟姜女哭长城》可以源于唐代国名变文。由此可推断。陕北道情是早于元杂剧或与元杂剧同期的古老剧种。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记载:中国汉至唐代的封建统治阶段,为了加强他们的皇权地位,提倡汉族道士创立和发展的道教,推崇黄帝和老子为教主,反对外来的佛教。唐高祖李渊,为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威望,将他说成是《道德经》作者李耳的后裔,和老君(即老子)有亲缘关系。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得到道教支持夺取了皇位,故极力兴道抑佛。为了维护道教地位,争取信徒,道士们采用有说有唱的俗讲变文来扩大宣传,这种说唱形式。
清涧道情的发展概貌 五四运动以来,清涧道情经历了两大历史时期:1919年5月至1942年5月,旧戏统治着道情舞台,革命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同民间道情艺人极少往来,暂称为旧道情时期;1942年5月至1990年,道情艺术经历了历史性变革,蓬勃发展,可称之新道情时期。1942年5月至1949年9月,为新道情开创阶段。由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为群众服务,边区文艺事业开了新生面。1943~1944年之交,鲁艺秧歌队在米脂用道情曲调编演了反映减租斗争的秧歌剧《减租会》,很受群众喜爱,其中一段独唱被称之《翻身道情》(贺敬之词,刘炽曲)流传至今。鲁艺创演的大型秧歌剧《惯匪周子山》,剧中运用道情调8次,在延安演出后,广为传唱。不久,文艺界、理论界知名人士艾青、艾思奇和周扬等先后在讲话或文章中论及道情。在延安新秧歌运动推动下,农村群众性秧歌和道情活动方兴未艾。1944年春节,清涧18班秧歌于县城会演,乐堂堡秧歌队演出《做军鞋》等4个道情戏,受到嘉奖。10月,安波在《解放日报》著文,介绍子洲驼耳巷区的道情活动。1949年建国前夕,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中国代表团李波演唱的《翻身道情》、《兄妹开荒》和郭兰英演唱的《妇女自由歌》。